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下(2 / 4)

该说,前面在中俄战争我们的几个大跃进取得了极佳的战果,卡住高加索、乌拉尔山和西亚地区这几个战略要地,获得对欧洲的防守优势,接下来我们在非洲和欧洲也没有继续扩张,这些都使得我们对同盟国在战略上一直是处于优势地位!”

“恩!”李哲点了点头。他很满意,这些都是以往按照远征军的战略计划,一步步的实施完成,到了这一步。形成的战略优势,同盟国很难撼动!

“在进攻方面,按照陛下所说的。能够同时维持两个方面军的进攻,帝国目前的工业能力还是有些不足。虽然帝国内部。钢铁和机械制造的产量已经是渐渐的赶了上来,但是——我们的海军到现在为止各大舰队都还没有满编。空军原定的一万架战机,两万名飞行员的扩张计划到现在为止满足的还不到一半。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运力!关键是运力!

帝国的航运满足不了在太平洋同时开展两个方向的进攻的后勤能力!尤其是跨越太平洋,从夏威夷出发进攻美国西海岸的这个方向,恐怕要当今帝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所有的能够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都集中起来,才可能完成这一个任务。

不要忘了,陛下!之前的第一阶段攻势,我就说了运力不足,是您用了您的空间运输才使得夏威夷之战顺利进行的。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无限复制,战略问题终究要用常规方法解决,这样的话,我们的航运能力就有些跟不上了。

至于对大洋洲的进攻,后勤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这一路解决起来倒是没什么问题。”

荀攸发言完毕,又重新坐下,一双眼认真的看着李哲,看他怎么决断。

对面的李哲听完荀攸说完后,果然双眉皱了起来,其实不仅仅是他,在座的军方几大巨头都同时板起了脸。

太平洋战争打的酣畅淋漓,这些家伙们正摩拳擦掌,准备着大显身手的时候,荀攸作为后方的大总管,突然说出了这一番话来,这自是有些让人不爽快。

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事实,虽然这几年帝国的发展确实是在远征军的作弊之下发展的飞快,但终究是底蕴不足。

说是帝国本土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工业化,但其实这工业化程度是含着水分的,食品、纺织、化工等轻工业在当今帝国中占了绝大部分,真正国力的支柱——和军事力量密切关联的重工业,还是基本是国家计划并重点发展的那些工业区,实际上并没有发展到逆天的程度,能够支持国家进行超远程的兵力投放。

事实上,单说在这方面,在这个时代运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