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泥潭,杀手锏(1 / 4)

?

处理了现代时空的小行星来袭的事情之后,李哲再次从全世界媒体的视线中消失,独自一人回到三号时空。

此时的中华帝国,国家建设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国家的广大地域内处处都是百废待兴,嗷嗷待脯。

由于满清政权的历史原因,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仍然主要处于长江流域。四川大工业区,武汉大工业区,以及江浙沪大工业区三个工业区的建设,正好是长江的龙头龙腹和龙尾,将这条巨龙撩拨得从中华版图上拔地而起,在时代的工业经济上叱咤风云,带动着整个中国的经济腾飞”“。

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以中国的工业基础和人口,除了国家重点扶持建设的重工业以外,发展最快最繁盛的应该是人力密集型的轻工业。

从洋务运动时期,中华民族内的聪明人就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这个时代最著名的南张(张謇)北周(周德熙),以及荣氏兄弟等人都是从这个领域内着手。中国的低劣的人力成本、勤劳,任劳任怨的民族习性,为时代的轻工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基础。

在中华帝国成立后,李哲为首的政府领导层,在这方面也极为重视,以远征军中富有现代宏观国民经济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华表等人,和帝国本土的工商实业领袖张謇等人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具体的促进工商业发展措施分为三个,

首先是健全及完善政府管理。

工商实业部的成立,专门负责国内工商实业领域的建设。包括下属的一系列分支机构:企业管理厅,专利厅。法律法令研究中心等,规划了国内此时复杂烦乱的市场情况。逐渐将市场发展和国家统筹的关系逐渐梳理清楚。

其次是,工商法制的健全和保障以及金融支持体制的完善,这两条,是一切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最根本要素。

中华帝国的轻工业,注定是以中华民族的民间企业家为主力军,中国从古到今,都不缺乏看得与时俱进的聪明人,更不缺乏财富。即使是满清末年的这个时代,中国依然是富裕的国家。民间资本存有量依然是极为惊人,虽然广大的农民是贫穷的一穷二白,但是社会中的富裕阶层的富有程度,足以令富有的大不列颠和美利坚也为之羡慕。这些巨额的资金和更加丰富的人才基础,一直存在那里,问题是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将它调动起来。

要调动这些,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而市场经济的根本,是公平交易。没有完善的法制建设,也就没有公平交易的基础,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