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哲回现代之前,襄城的工业联合体就已经全面开始建设,由原工匠营带着大量的原曹军军户组成类似于现代时空的边疆开发军团一样的半军事化团体,十几万人大干快上,全面建设三国时空的工业特区。//免费电子书下载//
首先是大面积的开荒,这个是在原曹操军的军屯基础之上进行的,开展的极其顺利,工匠营们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大型伐木工具,各种锯子都有,还有以滑轮组省力装置为核心的大型组合机器,除了特意留出的绿化面积之外,将大面积的森林几乎砍伐殆尽,腾出一片片整齐的田野来,绵延不绝,一眼看不到边,大面积的开垦深耕,准备种植从现代时空走私过来的秋小麦。
这是为了未来的工业区居民提供大量的粮食的,高度集中化的工业区需要高度集中化的粮食供给,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业,首先是农业作为基础,没有足够量的农业,就没有工业存在的根基,所以建设工业区的第一步,反而是建设大面积的工业化农场。
然后是用水,工业对水源的耗费远大于农业,没有足够水资源的地方,同样是没有工业集中的可能,这个通过开设水渠饮水,汝水漒水两大支流的水源引入,再加上就地开凿水井,基本能够解决问题,毕竟三国时空和现代完全不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除了长安洛阳这种上百万人口的地方,其他地区还很少出现。
紧接着。是李哲用高价从现代时空买回来的平顶山矿务局的勘探开发资料,点名的圈了几十个地方,开发成露天矿区。各种矿石的大面积开采,煤、铁、铝、盐、耐火粘土、石灰石、熔剂灰石和硅石等,轰轰烈烈的干了起来。
煤炭作为燃料,将耐火粘土和石灰石烧制水泥,水泥拿来铺路修房。耐火粘土的耐火砖和硅石烧成硅砖都可用来搭建高炉,是绝好的耐热材料,还有传统的制陶。烧砖等等,大面积的建筑工业基础抢先兴起。
一排排的水泥砖房开始大规模搭建,建成工业区工人们的集中居住区。这是水泥在三国时空的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其效率震惊了那些往日的砖瓦工们,往日工程浩大的房屋如今在水泥和砖的作用下,几乎是一天一个模样的平原上长了起来,一排排的整整齐齐,就像是排队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这是集体工业化的审美趣向在三国时空的第一次展示,代表着铁一样的秩序和火一样的热情!昭示这三国时空工业化浩瀚的未来!
然后是炼焦炉的搭建,工匠们吸收了水泥烧炉和汝南郡炼钢的经验,开始再一次考虑提高燃烧的温度,炼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