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群雄(2 / 4)

而此刻的北面,也有数支人流朝着南面的偃县而来,无数的如山海一般的物资被车推人扛船运,用尽了各种手段汇集到了小小的偃县境内,曹操境内最强力的几只军马,从周围的不同地域冲出,朝着这个小小的地点汇聚而来。

曹操曹孟德这个旷世枭雄。在接二连三的受挫之后。终于认识到了李哲的可怕潜力,下定决心力排万难,用尽全力,要将李哲扼杀在摇篮之内!

许都之外,骑在一匹马上,曹操和荀彧并辔而行:

“文若!这次我又要大军出击。后方就要交给你了!”

“丞相放心!前些日丞相一番举措,许都之内已经是安宁许多。此去,文若必定安定许都。不负丞相所托!”

曹操看着荀彧逐渐消瘦的脸庞,心中感触良深。

作为曹操的左膀右臂,荀彧在曹军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直是帮助曹操维持政事,平衡朝局和各方势力的平衡,乃是曹操之下曹军真正的中流砥柱。但另一方面,作为颍川名门大族出身的荀彧荀文若,其背后所代表的士族势力对大汉朝廷正统的拥护却又是和曹操本身的绝对权威冲突。这样的矛盾冲突,在荀彧的身上表现的极为明显。

官渡之战前后,国舅董承的大案,荀彧就难逃失察之错。而后来曹操强入宫中在建安天子的苦苦乞求之下鸠杀董妃,就更是犯了朝中重臣的大忌。这岂是为人臣者所为?

虽然没有兵权,但是朝中这些党人遗族的烈性可不是虚的,暗中勾连散发对曹操不满的事情可没少做,一时间曹操的政权竟然有岌岌可危之势。在这场风波中,荀彧作为曹军政权政治风向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始终没有站出来为曹操说话,此举无疑为本来如鱼得水的君臣二人之间留下了难解的心结。

如今,再次出征,荀彧又再次站了出来支持曹操,关键时刻,还是文若堪为己用啊!曹操细细观察之下,荀彧丰神俊朗的面容边上竟然已经出现了斑斑白发,心知荀彧心中的痛苦,不由心生愧疚,这时的荀文若可是只有三十八岁啊。

但是伤春悲秋岂是英雄所为,曹孟德即使是心中愧疚,却也不会在表面上显露出来,而是扭过头来,看着南方,眼中喷出炙热的烈火:李哲小儿,一介装神弄鬼之徒也敢来学人争霸天下,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且让我曹操来教教你,什么叫做天下英雄吧!

……

建安六年春,刚刚平息下去的中原再起波澜。大汉丞相曹操,兵分四路,分别以夏侯惇、吕虔、曹仁和其自己为主将,起大军共计约六万兵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