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向那个封闭的船坞走去。
威海造船厂距离威海港不远,经常有商船和渔船在船厂附近出没,加上船厂本身并非是军事禁区,还常常有天道教组织的学生和市民来参观,更不用提那些向往大海的客户来订货的人了。
奋进的帝国造船业,近年来不断扩展的帝国殖民大业,使得大海成为了帝国新的疆土,如今海船几乎成了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人造事物!那些在露天船坞和船体上施工的船只几乎成了不断的从帝国各地蜂拥而来的公民们的公共景观。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船厂一边的封闭船坞,即便是船厂的工人们也不是那么清楚里面的事。虽然四周的黑色帐幕隔绝了船坞内外,但是里面日夜不停的铆机气锤的敲击声,和金属撞击声,却告诉人们,这里正在进行着某项帝国的秘密工程。
就在2个月前的一天下午,船坞里开出了一条看上去只有50t的小蒸汽船,不过和普通的船只涂装迥异,这条小小的蒸汽船通体黑色,可小小的船身在下午不算那么刺眼的阳光下,却泛着金属的光泽。有人在那天看到,船厂厂长龚师傅在那条船上手舞足蹈,一点都不想是一个50岁的人,兴奋的像是一个孩子。
在随后的几天里,总是有人看到,那条不知名的小蒸汽船频繁的出没在威海的沿海,甚至又一次出现在了对面的旅顺港,一些工程师墨阳的人在船上忙碌,似乎在记录着什么。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看见的,是大明自建的第一艘全金属结构,纯蒸汽动力船只,是大明造船工业上一个里程碑,是未来大明全金属船只的第一块基石!
现在,这块即将震惊世人的基石就静静的停泊在通往封闭船坞的海边小路上,龚师傅路过时,眼光在她身上停留了几秒,心中暗道:“很快你就会有你的后辈了。。。”然后头也不会的走进了船坞。
此时的船坞内,工人刚刚完成交接班,夜班的工人拖着沉重的步子打着哈欠赶回家休息;新上工的工人则一边嚼着巧克力,一边拿起之前刚刚放下的工具,继续着工程——这样的换班,每天三次,一连3个月都是这样。龚师傅已经向轮班的工人许诺,在加班的日子里,工人的薪水将会是平时的3倍。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船坞里那艘完全由钢铁制成,由蒸汽机驱动的试验舰!而眼下,这条船的骨架已经成型,底部的一些钢板也已经出现,乍一看上去就像是远古巨兽的骸骨,即使是残缺不全,也显得神圣而不可侵犯。
值班工程师李亭见到默默站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