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初试锋芒 谢春城玩转借风扯旗(3 / 7)

载财 梁少金 5246 字 2021-06-11

教学活动促质量的提高,渐渐深沉老练。学习生活工作有节奏,貌似充实。

忙了一天,谢春城准备回家吃饭,来了一电话,“请你马上到新艳宾馆408房间来。”

“请问你是谁?”

“是手机尾号为498的女士邀你的”这种特殊回答就是袁艳的命令了。

两对夫妻如期赴约共进午餐。婷婷是袁艳初中同学,夫妻俩在县城开了一家服装城,生意还可以,今天偶遇10年不见的同学,执意宴请袁艳,相互介绍,夫妻对坐,尽叙情谊。

婷婷:“感谢同学赏光,谢谢你的关怀和照顾”

袁艳:“我俩是好同学,说关怀和照顾好像没有啊?”

婷婷解释道:没有直接的,有间接的嘛,譬喻,我做生意要交费税,我说是县长的千金袁艳介绍我做生意的,有的税费全免,有的交半,有的象征性交一点,灵验得很,这叫“借风扯旗”。“来,干了这杯跳舞去,袁艳,我老公的舞跳得不错咯."

袁艳想谢春城近段工作忙,压力大,心里负担重“谢校长,放松点,别踩了我同学的脚。”

“真不好意思,饭菜你买单了,还跳舞消费,可惜我帮不了你的忙,要是你孩子读初中,那我跟你开小灶,考重点。”谢有些愧意。

“搞近点,孩子读书找你太遥远了。袁艳间接帮我,你能直接帮我,时髦说是双赢,也是帮自己”。

教学用语跟商业用语有不同之处“那你说说看看”谢春城不惑

“世间哪两种人的钱好赚?”

“女人,孩子”

婷婷佩服谢春城有商人眼光“你手下不是3千多孩子”

“不是小孩,是大孩子”

“大孩子小孩子都是孩子,一百岁不结婚就是孩子”

“我说不赢你”谢春城认输了。

“言归正传,你是抓质量的校长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而资料是学生的学习的什么什么,媒体,3千多学生每人一套资料,少则三五十元,多则七八十元这笔数目可大了,我给你对半作八折,你对半,我的对半还作八折,也就是2折作宣传费,一学期搞一次,为了质量理由大大充足,这就是我理解的双赢。”

“这,这,风险太大”

“风险大,收益更大,你有岳丈罩着,顺便把头也安排一下,集体承担风险”婷婷见机补充道“抓住机遇才是好领导”

一曲终了,曲尽人散。

这一夜,谢春城又要失眠,上次是酒,这次是舞,怪不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