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焗油的料染在了皮肤上,只要有烟灰,就可以轻松搞定,而且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也是一种很温和的方法。”
这些都是张辰从小到大不断学习和总结而来的,汇集了陈氏门下数代人的积累,还有张辰十几年的经验,以及他翻阅了众多古籍、资料的心得,可以说是当下最顶尖的手段了。他能够把这些知识讲给郑达瓦听,郑达瓦怎么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呢,心里早就乐开花了。
金刚杵放进白萝卜汁中大概半个小时后,张辰在茶几上铺开了一条毛巾,又放了一只托盘,把金刚杵捞出来放在托盘上。这时候金刚杵表面的血渍已经明显被软化或者算是融化了。耀眼的金黄sè斑斑点点地露了出来,果然是黄金材质的。
放好了金刚杵,张辰又把刚刚大家磕号了的烟灰都倒进了托盘里,用毛巾的一角蘸了点白萝卜汁,再蘸一点烟灰。轻轻地擦拭着金刚杵。擦拭的动作很慢。也很小心,时间在这个时候总是过得非常慢,又是半个钟头过去之后,张辰的擦拭工作也完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金刚杵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郑达瓦款款地拿起已经用毛巾擦拭干净的金刚杵,果然是好东西啊,整体的造型和杵身上的纹饰都说明这只金刚杵的年代相当久远了,伸手感受了一下两端的钴刃的锋利,道:“这只金刚杵真是不错。可惜就是独钴的,如果能是九钴的就好了。”
张辰笑着道:“这只金刚杵好就好在它是独钴的,如果是九钴的,价值就没那么高了,你再仔细看看。收藏这一行当里,心细如发是必须要做到的基本功,否则就算眼里再有活儿,夜难眠被打了眼。”
郑达瓦马上端正了态度,双手拿着金刚杵开始仔细的端详。把手部位没什么太奇特的。就是古朴而已;但是在两头的独钴上,就有一些不同了。两端的独钴上分别都是刻着字的,一端刻着的是“嗡嘛呢呗咪吽”的六字真言大明咒,另一端刻着的是“白若杂那”四个字。
六字真言大明咒郑达瓦是很了解的了,几乎每一个边藏人都会念这六个字。但是另一边的“白若杂那”就不大明白了,好像很熟悉,又有点想不起来。沉思片刻之后,郑达瓦抬起头来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张先生。这是真的吗?”
“呵呵,当然是真的了。这次又捡了一个超级大漏啊,就凭这个,这趟边藏就没白来。”张辰对郑达瓦能够看出“白若杂那”来跟高兴,这说明郑达瓦的确是用心学过一些东西的,而不是看了几本书就要当收藏家的那种半吊子。
吴勇对这只金刚杵比较感兴趣,就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