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宇宙的影子、魔刀小子杀同学的月票支持!
宁琳琅说的没错,眼前的两幅长轴的确是西晋时候被称作“瓘靖二妙”的卫瓘和索靖的真迹,当世只此两幅,除此之外张辰都没有听说谁还见过这两人的大作。
卫瓘,字伯玉,历史上著名的**家之一,法世家出身,三国魏和西晋时的人物,官至大司空和征东大将军。他的父亲卫觊就是三国时候著名的文学家和法家,他同族的侄女卫铄名气更大一些,是王羲之的法老师。
说起卫瓘来,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邓艾父子、钟会、姜维,这些人全都是死在他手上的,但是最后他也没有善果,在八王之乱中被贾氏设计杀死。
另外一个索靖和卫瓘也算是很有些渊源,索靖字幼安,也是三国时期魏国人,后来在西晋做官,后来和卫瓘同在尚台一个衙门共事,被时人称为“一台二妙”。而索靖的舅老爷,东汉的**家张芝,正是卫瓘的授业恩师。
卫瓘、索靖,包括卫瓘的儿子卫恒,都是师从张芝,并且各自从张芝的法中衍生出了自己的特点。按照卫瓘的说法,就是“卫瓘学到了张芝的筋腱,卫恒学到了张芝的风骨,索靖学到了张芝的血肉。”
卫瓘和索靖两个人都擅长章草,也就是草化后的隶。卫瓘的法娟秀流美,抛却了当时隶中的波折笔画,已经出现了后世草的雏形。索靖的法质朴而厚重,下笔深浅有度,转展出稳健而轻灵,被历朝历代的法家所称赞。
这两人在西晋时期的法界和官场,都是大行其道,尤其是他们在法上的造诣,足以影响到整个两晋时期的法走势。后世的官场和画界也多以二人为效仿,甚至有人用他们来和诸葛亮、周瑜相比。说如果瑜亮同朝,未必不成为第二个“一台二妙”。
对于宁琳琅能够认出这瓘靖二妙的真迹,张辰也是有些诧异。在今天之前这两人已经被认为没有作品传世。唯独能够鉴于纸上的就是北宋的《淳化阁帖》中收录的卫瓘《顿首州民帖》,但是这《顿首州民帖》的笔体和笔法跟今天这幅卫瓘的字之间差别可以说是好大啊,真不知道这丫头是怎么认出来的了。
宁琳琅也看到了张辰诧异的眼神,“嘻嘻”笑了笑。道:“这点师兄你就不如我了,我在几年前的时候,曾经在德国的童汝超童爷爷那里见过一份叫做《往圣贤学铭》的残缺拓片,就是卫瓘的字,和这幅卫瓘的字完全一样。
之所以我恩能够够说出‘瓘靖二妙’来。这就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了,能够写出不逊于卫瓘的章草,又能够被人和卫瓘并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