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功劳啊,这项手艺就算是想传授也没有可能。虽然这些画保存的的确都不错,但是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也有了一些损伤,如果不是在清早期的时候被当时收藏者近乎完美的修复过,也许还真就保存不到现在了。
在刚刚买下这件闷户橱,出了惠灵顿伯爵庄园之后,张辰确定这件闷户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就及时释放出意念力,对里边的二十八幅画进行补救修复,基本上恢复到了这些画第一次装裱后几十年的样子。
如果不是张辰收了这件闷户橱,让它落入别人手里的话,这些画即便是被无意发现取了出来,也是有很多破损的了。一千四百多年道一千七百多年前的绢本,三百多年前的修复装裱,想要再次修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宁爷把茶杯里的最后一口水喝掉,笑呵呵地道:“你就省省吧,这样的技术都是一脉嫡传的,怎么可能随便外流呢。就像陈氏的一些绝技一样,是绝对不可能外传的,现在就有三个陈氏弟子,而且和你的关系都很近,你问问小辰、小沐、琳琅他们三个,看看他们会不会给你说出一字半句来。
像这类的技术,想要学会是要靠大机缘的,非天赐良机不能得到。而且我觉得这黄花梨的木材也给这些画提供了很大的保护,黄花梨自身质地重又不惹水,而且还是被密封起来的空间,氧化或者霉化的机会大大减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画纸**的可能性。”
美美地睡了一觉之后,张辰养足了精神去逛伦敦的古玩市场,伦敦的博物馆很多,也带动了当地的收藏热潮而经久不衰,有大把的人在伦敦以古董为生呢。
在伦敦的古玩市场和跳蚤市场里,只要你有足够的细心和眼力,逛上一圈下来或大或小总会有所收获。简陋的机会也有,而且也会有一些大漏存在,但是这个就要靠运气和知识的积累了。很多没有独到眼力的人,在伦敦的古玩市场转了一辈子,也没有得到几件诚心如意的收藏品。
不论在任何地方的古玩市场里,张辰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捡漏。在国内他都是从来只捡漏,到了国外就更是了,如果不是捡大漏他都会觉得有点亏待自己,对不起当地的古玩界。
从惠灵顿伯爵手里捡了一个顶破天的大漏,张辰的心思就更活泛了。基本上他每次来欧洲都会有一定的收获,这次更是刚刚下飞机就有了大收获,估计最近的运气比较旺吧,也许去古董市场逛逛,还会有些收获也不一定呢。
要说在伦敦逛古董市场,张辰最爱去的就是诺丁山了,那里聚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展示的文化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