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2)

?1997年,德国·柏林市体育场。

我们将在今天迎战我们在亚洲的夙敌-日本队。

大使馆的各位叔叔伯伯阿姨果然有信誉,组织了一支由全部工作人员组成的300人的拉拉队,倒是旅德的华侨和留学生组织了近2500人的队伍来助威,二支拉拉队集中到了一起为中国队加油,将小日本那500余人的拉拉队的喊声盖得几乎听不见了。

曾经的日本队,不过是中国队的脚下臣子,但是自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队开始学习先进的西方打法,开始学会在配合中进球;而此时的中国队,还是一盘散沙,队员之间的配合并不是如何的默契,技术粗糙,就连请来的外教都是打法老套的。因此,不仅日本队超过了我们,连韩国队也创造了“逢中不败”的“神话”。

痛定思痛的中国足协派出了一大批的年轻教练去外国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高指导就是其中的一个。

学成归来的高指导一回国便接替了U-17国足的教鞭。1996年,带队参加了U-17的亚锦赛,在半决赛中2:3负于了日本队,最后在三、四名决赛中以2:1力克伊朗队,与日、韩二支东亚球队一起获得了U-17世锦赛的入场券。

下午3点,比赛在一片乌云下开始了。

我们获得了开球权。

和李文轩对视了一眼之后,又回头对着梁林点了点头。“小日本,爷爷们来了!”心中默念着,我将球拨给了张林。张林将球又交给了已经开始向对方左路渗透的李文轩。李文轩接球之后,和插上的6号王科玩了个潇洒的二过一后,将球交给了右边的梁林。梁林依靠速度,直插对方底线,然后传中。我早已经在门前等候多时了,欺负小日本的高度,我高高跃起,一个“狮子甩头”,球于小日本守门员的上方进入了球门。

此后的比赛(屠杀更恰当),我们越战越勇,我又打进了3球,梁林打进了一脚精彩绝伦的远射,文轩也打进了一脚任意球,连杜威队长都进了一个头球。

最后比分,7:0,我们报了亚锦赛上的“一箭之仇”。

半决赛的对手是韩国队。对方教练为了打垮我们的斗志居然连“我们拥有逢中不败的神迹”这一类傻话都说出来了。

此时,配合越来越默契的我们不过嗤之以鼻,在半决赛中,我们以4:0战胜了只会说蠢话的韩国队。

决赛。

中国对巴西。

比赛于1997年的11月24日在慕尼黑体育场进行。

比赛当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