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纽约与新生的犀牛(2 / 3)

间就可以完成的基地展开的工作竟然硬生生地拖到了三天以后。

不过对此尤莉丝莉茜倒不是很在意,反正以现在的权限,整个基地所能建造的建筑就只有小型发电站、晶矿精炼厂、兵营和野战重工制造厂了。而其中,因为没有士兵,兵营根本用不到,因此也完全没有建筑的需要,这样一来,需要的建设量就更少了。

以至于,当s.m.s本部发来“project_rhino完成”的消息时,基地里已经建好第六座野战重工制造厂,正在全力建造围墙和防御塔了。

有着六座野战重工的基地拥有充足的生产能力,不出两天,仅仅几个侧重型号的恐惧散播者便已经各生产出三百只了

——虽然这基地暂且还真生产不出别的单位来……

说起来,这基地在生产系统上的防护还真是壁垒森严,没有足够的权限,别说音波塔了,就连防御炮都无法生茶,倒是机枪哨塔的权限自电厂建成后就解锁了,或许是军部认为这样简单的防御设施的建造技术中并没有什么值得保密的信息吧。

在这种情况下,犀牛坦克的改造成功代表着基地力量的又一次提升:对地面坚固目标的战力空白被填补了。

拥有旧时代标志性厚重装甲结构的犀牛坦克在换装新型装甲之后,防护能力完全可以和采用超大倾角顶盖装甲的nod制式坦克天蝎相比;而火力方面则一切向捕食者坦克看齐。在将炮塔空间向150mm炮位优化之后,不但弹药补给和维修方面可以通用已有的捕食者坦克的零件,更可以在将来和捕食者一样将主炮升级到电磁轨道炮;至于第三点机动能力上,仅仅由于厚重的装甲导致最高速度相比捕食者稍稍慢了点,但工程机械用晶体增压引擎作为久经考验的大出力引擎,虽然对车内环境应对方面不那么理想,但也是s.m.s研发部完全能够拿得出手的成功产品之一。再加上其全覆式的装甲,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诸如捕食者坦克的履带断裂问题和下沉式前导轮设计跃障能力低下的问题,机动性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最关键的是,由于在研发过程中那微量的投入,犀牛的授权费用相比捕食者将拥有很大的优势。

当然,听闻老对头——来自阿姆斯特丹的防务承包商“未来科技公司”新近开发的主战坦克“守护者”也很是出色,但尤莉丝莉茜仍然有信心赢得最后的胜利——在这种时刻,联邦军需要的是可以快速大量生产的钢铁洪流,而不是几个技术高精尖价格也同样高精尖的顶级玩具。

低廉的成本,这可是军备采购争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