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低声责怪果儿。
“不是说,打完倭寇就让还俗的吗?”
“小妮子,心思倒是细密。俺帮你问问,他姓啥叫啥,家乡籍贯,家底薄厚,靠啥营生?”
果儿拽了小夏一把,“你忒急性子。”当然,她拽不住风风火火的小夏。
小夏走到僧兵背后,“哎!”
僧兵吓了一跳,回过头来,惊讶地望着小夏。
小夏眼前一亮,心怦然一动,清澈的目光掠过一片春潮,原生态的心田悄悄埋下一颗种子,只是她还没感觉到。
“你叫啥?”她恢复了常态,大大咧咧问。
僧兵把手里的法帖攥起来,平静地说:“小僧叫杨百万。”
“你家是哪个村的?”
僧兵一愣,锐利的目光把小夏和果儿扫描了一下,确定这两个含苞待放的小姑娘没有恶意,嘴角浮出笑意,说:“我家在白莲塘。门前好大一片池塘,鱼蟹肥美。到了六七月,荷花盛开,垂柳环绕,最宜人不过。”
小夏和果儿相对一笑,小夏问:“你以前是做啥营生的?”
僧兵感到有趣,说:“我没有营生,只是读圣贤书。”
小夏恍然大悟,“原来你是书生,一定是个殷实人家。”她转回脸,对果儿说:“没用的书生!”
果儿轻轻摇头,低声说:“书生最儒雅体面,怎会没用?”
小夏说:“他肯定没前途,要不咋做了僧兵?”
小夏旁若无人的评语,让僧兵哭笑不得。
小夏瞪起眼又问:“你家一年打多少谷子?”
僧兵站起身,如蛟龙出水,俾睨天下。他嬉笑着平举手臂说:“这么多。”
小夏点点头,贴着果儿的耳朵说:“家境还行。”又问,“你家离胡家寨有多远?”果儿家在胡家寨。
僧兵笑眯眯问:“胡家寨在何处?”
小夏说:“洛阳东郊三十里。”
僧兵啧啧两声,说:“那远了,怕足有三四千里地。”
“咋搞的?你家咋那么远?”
“这不能怨我啊,小施主,我生下来时,睁开眼睛就那么远。”
小夏把果儿拉到一旁,悄声说:“没戏,老妹儿。媒人咋能去那么远?怕到半路就走丢了。”
果儿掩饰不住失望,说:“我爹说,找个倒插门的也行。”
小夏仰起脸问:“杨百万,你有老婆没?”
僧兵忍俊不禁,抖一抖僧袍,说:“小僧是和尚。”
小夏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