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驴驹的声带改造成功,依依呀呀的,倒也酷似人的声音。但是驴驹缺乏人的语言天赋,任他教上千万遍也是边学边忘。胡堂毫不气馁,施展开颅术,发现驴驹的大脑分为两部分,右边主管数学、逻辑之类,左边和言语、记忆有关。胡堂又用掉三十头驴驹,设法改造它们的记忆力。手法主要以针灸和喂食益智健脑的药物为主,辅之以诱惑和鞭打。经过九年不懈努力,胡堂先后淘汰了一百四十六头不合格驴子,终于培养出了一头真正会说话的驴子——编号一四七!
胡堂的动物语言教学基地设在一处隐秘的半山腰,上下是绝壁,一条山路蜿蜒通到山下窦老六家。这里依山搭建了两间粗陋的茅屋,一间茅屋住人和驴子,一间茅屋存放喂驴的草料。院子里杂草凌乱,竹篱上缠满了牵牛花。这里人烟罕至,山雀和窦老六是这里的常客。
除了一四七,胡堂还养了一只猴子,起名叫驴倌,言下之意就是看管驴子的小牧童。这只猴子跟随了胡堂很久,见证了从六十六到一四六,总共八十头驴子苦学到死的奋斗历程。胡堂养它不是为了耍猴消遣,而是让它采摘野草和树枝,为一四七提供物质食粮。
驴子是一种生命力强,易粗放的牲畜,以杂草、麦秸、棉杆为食,一旦成熟,几乎百病不侵。但胡堂另有喂养窍门,一四七每天喝特制的益智汤药,吃玉米、小麦、花生、大豆做成的熟饼,四季水果不断,鸡蛋羊奶由山下窦老六专门提供。在胡堂的精心饲养下,一四七长得膘肥体壮,形态俊美,智力也远远高出同类七八个百分点。学习语言的能力,比猴子驴倌还要强百倍。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调教,一四七从他怀抱中的小驴驹变成了一头壮硕的大驴,每天过着悠闲舒适的求学生活。或是在院子里听他说教,或是在崖畔啃食杂草,望着云海茫茫,有时兴起,就喊几嗓子“昂昂——禁忌生冷荤!”
胡堂从最简单的“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教起,不知费劲了多少心血,总算给驴子打下了语言的基础。他不但给驴子教一些启蒙读物,还教给它唐诗宋词和四书五经。但是驴子的大脑幼稚,经常会背出“人之初,性不善,千里共婵娟”之类的话,让他大伤脑筋。本来嘛,“人之初”和驴子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发现驴子对草药图谱很感兴趣,只要是“味甘,性平,益气”之类的草药,驴子学上三四天就能熟记下来。有时候,猴子摘回野草,驴子会挑出泥胡菜,扔在地下教训猴子:“味辛,苦,性寒。不吃!”或是看见益母草,就学着胡堂的腔调骂猴子:“昂——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