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岩石泣血(2 / 3)

睛,对大家说:最为宝贵的是那块带回来的岩石,和上面的人形岩画。

一听此言,记者的兴趣抖然提升

“那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小王答道:

“这块岩石最大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它所使用的颜料,这种颜料是我们考察阴山岩画这么多年从没有见过的。瑞蒙德教授报请政府批准之后,准备把这块岩石带到美国去,采用更为先进的仪器分析颜料中的成份,估计会有重大的考古发现”

一小时之后,“神秘颜料背后是什么?”一类的大标题充斥了网络和报纸的头条,大家纷纷猜测,这是不是史前人类文明的又一巨大成就,亦或是根本就是天外来客在此留下的印迹呢?好奇的人们又多了一份茶余饭后的谈资。

瑞蒙德对解剖学的研究很深,他可以确定那具遗骸是死于非命,而且是死于一场惨烈的厮杀,那么杀死他的人是谁?宋辽边境时常发生战争,这又是哪场战争的牺牲者呢?

于是,北京大学的史学专家李教授被请来了,但李教授明确地告诉他,在他发现岩画的地带,史书上没有记载过任何战争的史实。

瑞蒙德有些茫然了。李教授说的不无道理,史书上没有记载,况且周边也再也没有发现过其他遗体。一场战争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牺牲的。那么他是谁呢?他难道如同在阿尔卑司山发现的“冰人”一样,是死于一场谋杀吗?那么谋杀他的人又是谁?动机是什么?

瑞蒙德无法做出解释,只好悻悻地决定,先从岩画的研究入手。

就这样,对“他”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他”被放进了一个玻璃柜中,经过处理后,准备在博物馆中展出。而我和“他”分离的日子也快到来了。

明天,我就要被瑞蒙德空运到美国,在联合国的一个下属研究院里被仔细研究。当晚,装箱之前,瑞蒙德亲自来到了实验室。在明亮的灯光下,他的手下意识地抚摸着摆在书桌上的英文版二十四史。我可以感觉到他心里的不甘。而他鹰一般的碧色的眼睛则紧紧地盯着我,仿佛要把我看透,我被他的目光看得很不舒服。但我并不在乎,我关注的只是那个在玻璃柜中的“他”。因为,今天过后,我,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了。

突然,瑞蒙德的手指在我的身上轻轻画着,是在比划着那个图案。那是“他”的身体。我听到他喉头里有个低沉的声音在说:

“你,究竟是谁?”

我知道,他所指的“你”并不是我这块石头,而是那个图形。在瑞蒙德的心里,那个图形给他一种自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