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崖上)
太阳已上三杆,阳光照在岩石上又反射到展昭的脸上,展昭微微眯起了眼。他仗剑站立在山崖边,已做好辽兵再一次进攻的准备。山崖下却仍是一片详和的寂静。但展昭知道,辽兵越是如此,后面的凶险越可想而知。辽兵就象一群非常有耐心的野狼,在旷野里远远地蹲着,注视着那试图以一团篝火保护自己的迷路的人。它们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只要那火一有熄灭的迹象立刻蜂拥而上,无情地撕碎它们的猎物。
可这一切对于展昭而言,都毫无意义。他所需要的就是时间,而辽兵给了他时间。这就足够了。他的命运,早已在出发前的誓词中说得一清二白:
“皇天后土在上,我刘江并展昭等人,愿精忠报国,虽百死而无憾!”
言犹在耳,言犹在耳!可那带头说出这誓词的人今又何在呢?刘江刘大人,当日他高擎兰香,铿锵有力地带领大家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是否可曾预料过他自己的命运?
刘大人说自己很幸运,每逢生命中的关键时期总是有贵人相助。他本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子弟,在十二岁那年,因出色的诗才被县太爷看中,保举至县学就读;十六岁那年乡试第一,被知府大人举荐进京就读;二十岁,殿试第七名,被王丞相提携。而今,又由于他的精诚之心,为当今万岁赏识。
如今,他仍旧很幸运,因为他碰到展昭这个大贵人,得以平安地重新坐回到革州府衙他那装饰简洁的书房。只是现在的他,目光呆滞,犹如惊弓之鸟。
展昭是在人手极其紧缺的情况下,派了六名骁勇的战士,扎了幅担架,硬生生地从刀丛中杀出一条血路,把他护送回了革州。
刘大人没有受伤,一点儿伤也没有。只是由于意志的完全崩溃,早已成了一堆烂泥。
生死关头,方见一人之本性!
展昭想到这位刘大人,不禁苦笑了一下。
这些天来,他与刘江之间发生过两次激烈的争吵。二次争吵的结果是,展昭的建议终于被采纳了,但却是建立在付出惨重代价的基础之上。第一次,差点赔上了全部人马的性命;第二次,则差点赔上了刘大人自己的性命。
回归计划一开始还是执行得比较顺利的。
到达通旗后,展昭仿效宋军编制,将全部人口中的非战斗人员先按姓氏宗族编成宋、赵、李三个大部,由三大长老分别统率;每个大部下面再分成五甲,由长老指派甲长;每甲下再分成五都,每都约100人上下,由都长管理。都长向甲长汇报,甲长向长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