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将不再默默无闻了。
信的大意是这样的:
离革州三百多里路的辽国境内,有一个地方叫通达录旗。通达录旗里居住着许多的汉人。这些汉人,有些是为了逃避饥饿或战争逃到那里的,有些则是在历史上的数次战争中被辽兵强掠过去充当劳动力的。因此,通达录旗所居之民乃是辽汉混杂。形成了一些比较大的汉人村落里,在这里大家仍固守着故国的习俗传统。虽然由于生活及环境所迫,不得不说辽语,穿胡服,但骨子里仍是地地道道的大宋人。他们在辽地是属于地位最为低下的种族,没有自己的土地和牧场。以租种辽人的土地或为辽人做工而过活,受尽了人格上的凌辱,在艰难的处境中顽强地生存着。几十年来,他们日思夜想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回到故国!
随着狄青将军在边陲屡建奇功,辽人被打得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对故国的怀念更加强烈,一心想要离开这个异邦,重新回到中原,回到自己的家乡。
当然,辽人是绝对不会放他们走的。于是,几个汉村的长老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派人秘密与离他们最近的革州的知府刘江进行了接触。他们打算率领这几个村落近五千名汉人及其家属,以放牧为借口,从通达录旗出发,翻过阴山山脉,进入革州领地,从而完成南归的义举。
“回归!”年轻的天子攥紧了拳头,重重地敲了一下案几。他的眼里充满了兴奋的光芒。
“展昭,你可知,治国之道之根本为何?”他直视着展昭,双目熠熠。
“属下愚钝,还请皇上赐教”展昭毕恭毕敬地答道。
“民心二字”年轻的天子挺起了胸脯。“辽国虽兵强马壮,却凶残狡诈。以暴治国,虽可得一时之安,却忤逆民意。今通达录汉民一心思归故国,足可见我泱泱大国,怀柔四方之德。”天子顿一顿,又继续说道:
“现四夷诸国,皆视我大宋为庸弱之地,视蛮辽为上国;对我大宋无贡无奉,不敬不重。想太祖基业,传至朕处,竟衰败如厮,实为大宋之辱,朕之奇耻!”说到激动之处,玉面胀得通红,声音亦有些发颤。
展昭扑通一声跪下:“万岁言重,万岁少年英明,日夜为国操劳,耽精竭虑。大宋之弱,实乃臣子之无能。臣等罪该万死”
仁宗稍稍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趋前将展昭扶了起来。
“展护卫请起”,“今日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朕就把心里的话说给你听”
展昭站了起来,望着这位对自己推心置腹的皇帝,内心也有点激荡了。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