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老爷子的回忆录《如烟往事难忘却》出版了,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甚至港澳的媒体都作了大量报道,有的还选载了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严格地说来,这本书是“集体”写出来的,至少,冯老爷子用不着逐字逐句地码字,在他的身后,有一个颇具政治和政策水平的写作团队,他们每天听取老爷子的口述,然后多方查找各种档案材料及借鉴其他当事人的回忆,创作出了这本回忆录,最终以冯老爷子个人名义发表。
当然,那些参与了写作团队的人也是由衷地敬佩冯老爷子:老爷子虽年事已高,但头脑依然清晰,记忆力也是惊人地好。
冯老爷子还在《后记》中解释了为什么将这本回忆录定名为《如烟往事难忘却》?是为了纪念自己最亲密的战友伍成铸同志,伍成铸生前写过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其中就有一句“如烟往事难忘却”。
整个写书过程耗时数年,也差不多消耗了冯老爷子已所剩不多的生命能量。
做完这件事,冯老爷子如释重负,用他的话说,“我们这些当事人,再不站出来说话,有些历史真相,就永远没人知道了。”
这本《如烟往事难忘却》,确实使冯老爷子的声望达到了顶峰,甚至远远超越了他在位时所达到的高度。
这或许是一个有些奇怪的现象,但并非特例。
回忆录的出版,无疑也是冯老爷子为冯家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政治财富。
冯老爷子已垂垂老矣,他是栽树人,他自身又是一棵参天大树。注定要让冯家的后人得到“庇荫”。
任何一位开国元勋,对于他们的后人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财富,作为他们的后人,如何享用这笔财富。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或许会中规中矩地继承和享受这笔财富,直到慢慢消耗完毕;而有的人却希望拿这笔财富去搏弈。
冯家的二代、三代会如何享受、消化冯老爷子的政治财富,让我们试目以待。
京城冯家,冯老爷子的书房内,冯老爷子正在给一大摞回忆录签名。在他这样的年龄。做这件事其实也算是力气活了。
有些书,签个名就可以了,有些书,却并不是签个名那么简单的,还得写上一点什么,不同的人。得写上不同的话。
比如,送给伍家的书,签名就颇费思量。
伍家尚健在的老人,就是伍成铸的夫人肖秋楠了,所以,送书,要写她的名字。那么。再写上什么赠言好呢?冯老爷子思考再三,写道:“桃花潭水三千尺,怎及冯伍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