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烫手的山芋”交给了他。
不接是不行了,然而,即便是“接”,也有“真接”和“假接”之说。
真接,就是坚决按胡书记的思路走,甚至不惜充当他的“马前卒”。
为什么说是“马前卒”呢?因为,胡书记现在是郧城市真正的一把手了,位高权重,有些事,即便是他想做的,恐怕也不适合冲在前面了,得有人人冲在他的前面,必要时,还得替他挡子弹。
所以,做领导的“马前卒”也是不容易的,你要有“资格”,也要有“觉悟”,再加上“能力”。
罗天增揣测,胡书记怕是对这个“平坟造地”动心了,客观地说,平坟造地是有道理的,关系到郧城市的长远发展,换作是自己,也很想做这件事。
胡书记还很年轻,前途无量。然而,越是年轻,越是前途无量,想法就越多,越急于出政绩。
罗天增同样也有想法,因为,郧城市目前还缺个市长呢。
就“私交”而言,罗天增自信自己跟胡书记关系不错,尤其是在开山造地这件事上,自己是坚决站在胡书记一边,也是有力的执行者和指挥官,可以说,是他和当时的胡市长共同创造了这一政绩。
罗天增自信,如果真如省委组织部刘部长所言,要在郧城市就地产生一位新市长,自己当是有力的竞争者。
不过,是竞争者不假,但并非唯一的竞争者啊。
他心里很清楚,常委当中,副市长邱国明,宣传部长周义文、均州市委书记刘仲年等人也是有力的竞争者,而且,据他所知,这几位最近也没少活动,没少向胡书记主动“汇报工作”。
“汇报工作”也是向领导靠近、交心的方式啊。
至于“假接”,那就简单了,应付了事。当然,这也要冒得罪胡书记的风险。
官场上,你真做还是假做,谁都跟明镜似的。
罗天增是比较懂胡晨阳的,是个强势的人啊。前任组织部长谢大仲,还有那个郧南县委书记夏桦林、县长李振江,还有市交通局长贾卫平,这几个人都谈不上得罪了胡晨阳,但他们下台甚至双规、入狱,都是胡晨阳来郧城以后发生的事啊。
所以,这个“烫手的山芋”真接还是假接,也让罗天增很是纠结。
思考再三,他觉得自己要进一步摸清胡书记的心思,如果胡书记下定了决心,真要搞平坟造地,而且是准备在新市长人选择上支持他罗天增,那就“真接“吧。
所以,罗天增也来主动向胡晨阳“汇报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