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成龙道:“王大秘,在家干吗呢?”
王均道:“我在办公室呢。”
刘成龙道:“哈,你也在办公室啊?”
“恩,你也在啊?”
“都是苦命人啊。红玉书记那个讲话稿,要返工么。”
王均道:“没事,你老兄是高手。”
刘成龙笑道:“什么高手,脑子都枯竭了。哎。听说胡市长的茶叶好,我还没口福品尝呢。”
王均道:“那你过来,我给你泡上一杯。”
“好。”
几分钟后,刘成龙就来了。
刘成龙还不到50岁,很胖,一看就是平时好静不好动的人。他的脑门发光发亮,有人开玩笑说:刘成龙脑门上一天能出二两油,“回收”一下,家里炒茶是足够了。
刘成龙这人,文笔不错,就是有个毛病:有时管不住自己的嘴,话多。有时,领导在台上作报告,他在台下说:“这都是我写的。”也许,他就是想显摆一下自己,但领导听了,难免有想法。
有了这些毛病,领导即使欣赏他的笔杆子,也不愿意带在身边当秘书,所以,刘成龙也就只有在办公室当文字秘书,为他人做嫁衣。
刘成龙担任正科时,王均连副主任科员都不是,那时,大家都说刘成龙前途无量。然而,十年过去,刘成龙依然还是正科。
这些年,同为笔杆子,刘成龙跟王均关系一般,甚至多少还有点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意思。
以前,刘成龙在王均面前还是多少有些优越感的。不过,现在的王均,也已经是正科了,又跟着年轻有为的胡市长,没人再敢小瞧他了。
刘成龙还发现,王均这小子,这二年变化挺大的,以前这小子也是有点狗脾气的,现在,跟了胡市长,学会了低调,连笑容都有些“神似”胡市长,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
刘成龙这么晚来找王均,就是为修改讲话稿的事,也就是充实关于明年的打算,刘成龙绞尽脑汁,总觉得不满意,如果自己都不满意,领导又怎么会满意?
想来想去,刘成龙不能不在心里承认:郧城市这一、二年局面打开了,跟换了市长有很大关系,胡市长抓发展很有一套,又善于抓落实,执行力很强。机关就是这样,大家都习惯了做表面文章,却忽略了:执行力也是生产力。
刘成龙相信,关于明年的工作,胡市长肯定有他的想法,只是,刘成龙不好直接去问胡市长,那就只好去找王均,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掏到些东西?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