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推广了,这个宣传推广工作,我们南水北调办要去做。”
胡晨阳道:“那太好了,我代表300多万郧城人民感谢你们。”
朱处长道:“这次来郧城市,不虚此行了!”
……
后来,胡晨阳再次与陶敏之单独交流时,陶敏之信心满满地道:“这次调研。我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收获很大,郧城市无论是环境治理,还是移民工作,都做得很扎实,比较放心。”
胡晨阳道:“谢谢。”
陶敏之道:“晨阳。这次同我一起来的二个人,朱处长,张处长,在我们南水北调办,都是不错的业务骨干,这两人,你更看好那一个?”
胡晨阳略加思考 ,道:“两人都不错,如果要说更看好那一个,那我更看好朱处长。”
“为什么?”陶敏之问道。
胡晨阳微笑道:“朱处长话不多。沉默是金。我更看好他。”
陶敏之这才道:“厉害!你说的没错,朱处长已经报了副司长,不过还没批下来。”
胡晨阳点点头,并没有因为猜中了而得意。
陶敏之道:“朱处长这人,工作踏实。文笔也好。主任很器重他的,你别看张处长口才不错,真要写调研报告时,还得朱处长来执笔。这个人,你可以好好跟他结交一下。”
“好。”胡晨阳道,“郧城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还要请你们多关照啊。”
陶敏之道:“那是肯定的。我能帮上的,一定会帮。不过,如果我哥的事定下来了,我可能就会回电力系统了。”
胡晨阳明白了。难怪她要让胡晨阳跟朱处长好好结交一下,是她自己可能要离开“南水北调办”。
细想一下,也不奇怪,“南水北调办”只是陶敏之的一个跳板,从她担任的职务就可以看出,机关工委副书记,管事不多,级别却是上去了。
陶敏之道:“晨阳,这次来郧城市,从你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胡晨阳微笑道:“敏之姐,我也跟你学到不少东西。”
“你就别跟我客气了。哎,网上那个tzd名单,你有注意到吗?你也榜上有名呢。”
胡晨阳道:“知道有这么回事,怎么老有人搞这些无聊的东西?”
“无聊?”陶敏之有些意外,“至少,大部分是事实啊。”
胡晨阳道:“我觉得,真的不要理会这个名单。在这个名单上又怎么样?不在这个名单上,又怎么样?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踏踏实实走出来的,不是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