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江湖的安排(2 / 4)

官僚 大虚无痕 3236 字 2021-06-11

派人来接替他。

这样一来,说法很多。

有的说:“于省长能力还是很强的,省政府还是要靠他当家,至于没当上中央委员,那是因为年龄摆在那。再说,当不当中央委员也无所谓,开中央全会,我们于省长照样列席。”这个说法可以称之为“无所谓”。

也有的说:“新省长人选难产,上面有顾虑:不用鄂省的干部,怕鄂省的干部寒心;用鄂省的干部,恐怕也摆不平,用谁好呢?”这个说法则可以称之为“摆不平”。

还有一种说法是:“鄂省省长历来比较强势,省长不买书记的账,这回好,让你省长连中央委员都当不上,还怎么跟省委书记较劲?”这第三种说法,有些阴险,可以称之为“阴谋论”。

三种说法,似乎都有些道理。

平时,正因为于省长没有当上中央委员,刘家麟就越发注意尊重于省长,有些问题,宁愿多费些事,多费些时间,也要跟于省长解释清楚。

所以,关于胡晨阳的任职安排,刘家麟也向于省长做了些工作。

刘家麟先让自己的秘书给于省长送去了一篇文章:《抢抓民营经济发展机遇,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析了近些年沿海省市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快速崛起的事实,指出:在沿海地区,民营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群众致富、扩大就业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支撑,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发展环境好,其中,政府的重视、引导、扶持作用十分明显,说到底,也得益于“基础好”、“观念新”。比如,在江浙省,即使是在极左路线盛行的“文-革”期间,江浙省的“集体企业”就已经“遍地开花”了。

作者提出:“民营经济弱,则县域经济弱;民营经济强,则县域经济强,只有将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民营经济的生机、活力和潜力。”

这篇文章,一看标题,于长春就有兴趣,看了一下,越看越投入,到最后不禁赞叹一声:“写得好!”

文章是打印的,显然没在报刊上正式发表,作者单位及署名是:中央党校2003年中青一班 胡晨阳

随后,于长春打电话给刘家麟:“家麟同志,你推荐的文章我看过了,好文章啊,哎,作者是谁?是我们鄂省的吗?”

刘家麟呵呵笑道:“于省长,我过来跟你详谈。”

不一会,刘家麟来到于长春办公室,把胡晨阳的情况说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