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说什么,好不好?”
大家都鼓掌。
“好,那就是同意了。”俞书记道,“刚才我走了几个学员的房间,注意了一下,你们正在看什么书?有《落日的辉煌》,对吧?还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还有经济学、金融方面的书籍,对吧?不错,是应该好好学习一些现代经济理论。与此同时,我也建议你们要学习一些历史。”
说到这里,俞泽民环顾一下大家,问道:“你们谁说说,‘窑洞对’是怎么回事?”
“窑洞对”!胡晨阳是知道的,但他没有急于回答,而是看了看四周。
没有人回答,有的人似乎知道一点,但怕说不好,有些犹豫。
俞泽民和宋副书记脸色很平静,党校李副校长则略有失望。
这时,胡晨阳举了手。
李副校长马上道:“好,这位同学你说说看?”
胡晨阳起立后答道:“窑洞对,应该是指一九四五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与**谈到历史周期率,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也就是说: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到后来,都出现三种现象: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黄炎培先生提问:**人能不能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当时,**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个,就是‘窑洞对’吧?”
李洪带头鼓掌,心道这个同学算是给学员争了光了!
俞泽民道:“好,答得不错。前年,我参加中央党校的中央委员研讨班,总书记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党的高级干部,都要认真思考这个历史周期率问题。第一,它到底是一种必然规律,还是只是一种规律性现象?第二,**说只要实行民主就能跳出周期率。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看来,光靠民主是不是不够全面?至少,发展生产力就很重要吧?第三,如果我们**人真正做到了**提出的‘为人民服务’,做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做到了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我们是不是更有信心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第四,就算历史周期率是一种必然规律,作为执政党又应该如何让人民认同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如何延长执政周期,而不要中途夭折?更不要出现大的内乱?”
历史周期率其实是一个有些沉重的话题,大家都在严肃思考。
后来,俞泽民还特别提到宋麟庐老人的书《正史与野史,谁在忽悠?》,说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