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哦。”董君辅道:“欧洲没去过吧?那就去欧洲好了。”
大旋把这话跟易少兰一说,易少兰道:“两个人去欧洲?哪得花多少钱啊?不去。”
大旋笑道:“要是公费旅游,你就去了。”
“别想那些好事了。”易少兰道,“大旋,你爸是想补偿我们,这是他的好意。不过,来日方长,也不急在一时,你说呢?”
大旋道:“我听妈的。”
董君辅得知母女俩的决定,也没勉强,道:“那以后再说吧,以后,希望有机会三人一起同行吧。”
大旋也喜欢谈论胡晨阳,显然,在她心里,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男人,就是晨阳了。正是因为有了晨阳的帮助,母女俩才能与董君辅相认,能彻底摆脱甘家,不光是形式上的摆脱,更是得到了心灵上的解脱。
这分感激,如何报答?
胡晨阳还是董君辅的学生,这层关系,也让母女俩把胡晨阳看成了很亲近的人。
董君辅有件事做得很有意思:他会经常给大旋寄些东西,吃的、穿的、玩的都有,有些是给她的,有些是给易少兰的,有些是给外孙的,还有就是给胡晨阳的书,都是通过大旋来转交,其实,大旋也并没有将书直接交到胡晨阳手里,而是拿回家给母亲,让胡晨阳自己来取。
大旋与胡晨阳的联系,主要还是通过手机。每次与胡晨阳通话,那声音,那语气,沉稳,亲切,毫不做作,透着一种真切的关怀。
董君辅对大旋的关心,当然还不只是提供一些物质上的补偿,董君辅还想帮大旋联系一个在京城**戏剧学院深造的机会,这事跟大旋说过以后,大旋高兴之余,又有些犹豫:自己如果去进修,一去至少二年,子华怎么办?全部交给母亲?那得给母亲增加多大的负担啊?
而如果将子华交给甘家,大旋则更不情愿。
这事大旋也问过胡晨阳,胡晨阳也觉得进修是好事,就是子华的事有些难办,不过,胡晨阳到底是胡晨阳,他给出的建议是:有些事,钱能解决问题就不是问题。现在有一种所谓“贵族学校”,全日制封闭管理,可以考虑将子华送到这种学校去,一来学习条件好,二来也比较放心,就是费用高一些。
这确实是一个解决办法。不过,大旋还是有些犹豫,舍不得儿子,也舍不得母亲。
在亲情与学业之间,大旋犹豫着,而董君辅也没有催促大旋,让她自己慢慢想,想好了再说。
大旋还有一个心思,她自己很清楚:她爱上晨阳了,真是爱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