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筹资 上(2 / 5)

官僚 大虚无痕 3675 字 2021-06-11

个准备,看看能不能在会上发个言,介绍一下你们开展诚信建设的做法?”

胡晨阳一听就明白了:“好,谢谢肖大哥给我这么好的机会。”

肖元微笑道:“这个机会,也是你自己创造的。诚信新峡,这项工作抓得很好。另外,你这个汇报材料,最好是通过金融部门报上来,着重点也放在金融支持上,我再设法请何副省长看看。”

“明白了。”胡晨阳也是一点就透。

胡晨阳要请肖元吃饭,肖元道:“到了省里,哪能让你请客?我给老姜打个电话,大家聚一聚。”

“老姜”,就是省农村信用联社主任姜华茂,胡晨阳也把夏才生请来了,夏才生又带来了一个人:省交通厅的前总工程师谭文启。

谭文启60多岁,已经退休了,还在返聘留用,夏才生到交通厅后,主要负责高速公路这一块,对谭文启非常倚重,谭文启也很欣赏夏才生的实干精神,两人比较投缘。

谭文启虽说是老知识分子,酒量却很大!他自己说,年轻时常年在工地上奔波,遇到潮湿寒冷,就靠喝白酒驱寒了,还必须是高度的。

夏才生今天带谭文启来,当然也是想让他在修桥的事上,帮胡晨阳把把关。

说到修桥,谭文启兴致很高:“改革开放以前,千里赣江上,就那么几座桥,包括你们庐阳市那座井冈山大桥。现在不一样了,赣江上已经有20多座桥了,现在,新峡这么个穷地方都要修桥,我估计,再有十年、二十年,我们赣江上,至少会有50座赣江大桥。”

胡晨阳请教了一个问题:“谭总,赣江上第一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

谭文启想了一下:“第一座桥啊?三十年代就建了。”

胡晨阳很意外:“那就是说,是在国民党手里建的?”

谭文启道:“对啊,国民党就不修桥啊?不过,国民党只有机会修一座赣江大桥,剩下的,都是**修的。”

大家都笑。

谭文启道:“说到修桥,大家都喜欢**那句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其实,这句诗到了我们赣源,就得改,因为千里赣江,永远是东西相隔,只能说是‘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

“对,对,”胡晨阳道,“所以,赣江二岸永远是河东、河西,或者叫‘水东、水西’,而不会有‘江南、江北’。”

酒桌上,几个人还就是谭文启敢放开了喝,酒量确实了得,胡晨阳也只好一杯杯陪他,让谭文启很是尽兴,还道:“晨阳,我年轻时,你肯定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