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领导真会去吃。这些水果,其实都是这些天前来慰问的领导带来的,一家人舍不得多吃。
廖细民说了一句话,让人听了心酸:“这些天,二个孩子高兴了,以前从来没吃过的水果,都吃到了”。
汪**很和气,称廖细民为“老廖”,还问他:“老廖,你开‘拐的’开了几年?”
廖细民答道:“三、四年吧?”
“开‘拐的’收入怎么样?”
“还可以,逢年过节,收入更多一些。”
“收入越多,也越辛苦不是?”
“那是。”
汪**紧拉着廖细民的手,还轻轻拍打着,然后,很是动情地对大家道:“廖细民同志是个残疾人,但是,他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养活一家人,真是不容易啊!”
廖细民的手就这样被汪**拉着,拍打着,也不敢缩回来,脑子也有些发蒙,不知道说什么,只会道:“谢谢。”
汪**道:“老廖啊,市里决定清理‘拐的’,给你们这些‘拐的’司机造成了生活困难,党和**已经考虑了这些,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请大家放心,困难是暂时的,**不会对你们放任不管。同时,也要请广大市民理解,市里决定取消‘拐的’,也是不得已的,一个日益扩大的城市,如果放任‘拐的’发展,这不是进步而是倒退。取消‘拐的’,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招商引资的环境,是为了将我们庐阳建设成一个更加文明、美丽的城市,也是为了保证老百姓出行的安全,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庐阳的发展,为了全市人民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胡晨阳就在汪国本身后,听到这句“放任‘拐的’发展,这不是进步而是倒退。”心道:“这就是汪**讲话的风格,如果是书面讲话稿,他会同意写上这句话么?”
汪**还当着大家的面,嘱咐区里和街道的领导说:“党和**要时刻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
几个区委领导连连称是,表示请汪**放心,一定会加大帮扶力度。
廖细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在这些善于作秀的领导面前,只会不停地说“谢谢!”
当晚,电视台就播出了汪**慰问廖细民一家的新闻。第二天,市里的《庐阳日报》发了新闻特写《市委**的嘱托》。
胡晨阳注意到,汪**看了报纸,用红笔在标题上打了个“?”号。
有问题?胡晨阳琢磨了一下,觉得可能是“嘱托”二字让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