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掌声,胡晨阳并不期待。他知道目前政研室服他的人不多。
没关系,“出水才看两腿泥”嘛。
接下来,胡晨阳几乎重演了他在冠城乡向刘家麟、汪国本汇报工作时的情景,依然没看讲稿、笔记本,将“驻村指导员”这一工作思路产生的背景、实施过程,以及他本人对建设新农村的深层次思考,一一道来,该简则简,该详则详,不知不觉就把大家吸引住了。
在谈到驻村指导员的成长时,胡晨阳说到:“许多驻村指导员都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当了驻村指导员后,进步很快。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压力大了,二是对自己的要求高了。事实证明:乐于奉献、勇挑重担的人,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是在成就自己。**总统尼克松在他的《领袖传》中有一句话:‘我任总统时,感到准备一篇重要的讲话是一件非常有效的训练,不仅对自己如何做出各项政策性决策是个训练,而且对提炼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个训练。’我想,这段话对于我们这些经常写文章、搞材料的同志来说,应该非常有启发。”
这话确实引发了秀才们的思考,有的人不一定没听过尼克松这段话,但让胡晨阳结合政研室的工作一块谈,就有了深度和新意,也让大家感到了“胡大秘”的知识底蕴。
在谈到驻村指导员与农民的感情时,胡晨阳也坦然地说道:“我父母都是农民,我自己就是个‘山牯佬’,呵呵。我有很深的体会,当我们的心与基层群众贴在一起,我们的一些想法,做法就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执行起来就会更有成效,从而更加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政研室离不开理论研究,有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这个‘生命之树’,我的理解,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中产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典型、新经验。抓住了这些,我们的政研工作何愁搞不好?”
听到这里,盛厚林秘书长带头鼓掌,大家也跟着鼓掌,这一次掌声十分热烈。
胡晨阳谦虚地站起身来,向大家致意,然后,坐下来喝了口水,接着道:“刚才盛秘书长要我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政研室的工作谈谈想法。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秘书长其实是在逼着我们大家一道来思考:应该如何加强和改进市委政研室的工作?”
说罢,胡晨阳还特意把脸转向盛厚林。
盛厚林呵呵笑道:“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胡晨阳道:“让盛秘书长一逼,还真逼出了我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