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艰难的决定 下(1 / 4)

官僚 大虚无痕 3175 字 2021-06-11

?

这几天,胡晨阳很难!

要不要去政研室,他已经想清楚了,愿意去。

要不要给汪国本当秘书,他却没有想好,很难下决心。

汪国本是透过刘部长转达他的想法,而刘部长并不赞成这一安排。

那么,树军的态度呢?估计也是反对的,因为她没有说支持,不支持其实就是反对。

反对的“理由”也很有意思:“胡晨阳已经当过一把手了,再去当秘书,不一定适应得了”。

其实,这个理由有点勉强,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真正的意思是说:乡长也好,乡党委**也好,级别虽然不高,但都是“官员”,而秘书本质上是“幕僚”,胡晨阳在冠城乡的作为,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官员,是合格的“一把手”,所以,胡晨阳完全可以在“官员”的序列里发展,而不必又回到“幕僚”的序列。

其实,刘部长和乔树军都忽略了(故意的?)一点:政研室副主任也是官。不过,在大家看来,所谓“政研室副主任”只是挂个头衔,是为了把级别、待遇搞上去。

而乔光荣的态度也很有意思:让胡晨阳“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说”。

什么叫做“想清楚了再说”?就是说,胡晨阳即使“想清楚了”,也不要急于作决定,最后的决定,还得跟乔家人一起商量着来。

应该是这个意思了。

后来,高明亮又打来电话,劝他抓住机会。

可见,汪国本也好,高明亮也好,都不担心胡晨阳是不是“适应得了”,他们更了解胡晨阳。

胡晨阳也反复假设过了:“如果自己跟乔家没有任何关系呢?汪国本会不会选择我当他的秘书?”

这个“假设”让胡晨阳有些纠结,后来,他反问自己:“汪**都50多岁的人了,难道还用得着借提拔我而去讨好乔光荣?”

在胡晨阳最困难的时候,汪**其实不是一直在关注他吗?

在前不久的谈话中,汪**又哪里把胡晨阳当成了乔家的人?他不是狠狠地训斥了胡晨阳吗?以胡晨阳对汪**的了解,越是他看重的人,要求越严,正因为他当初对高明亮寄予了很大希望,才会在高明亮“落马”以后,至今不能释怀,不肯原谅他。

这样一想,胡晨阳心里明白了许多,也“舒服”了许多。

胡晨阳宁愿把汪**想得好一些,也不愿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辜负了汪**对自己的器重和信任。

这些年来,胡晨阳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