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才,这是对你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一个检验。”
曾明才自知责任重大,机会难得,道:“胡**,我一定完成好乡党委交给我的任务!”
曾明才就留在了村里,吃住都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平时也不与崔金成他们搞在一起吃吃喝喝,白天就在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晚上就走访一些普通农户,大家都看在眼里,慢慢也愿意跟他说真话了。
有胆子大的村民认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都烂掉了,都是崔金旺一伙的,用“老干部”的话说,都是“喝到几口汤”的人,靠这些人根本不行。
不少人提出:党员刘新生不错,自己懂养黄鳝技术,还带动其它村民发家致富。
村里还有一个年轻后生党员叫崔家庆,当过兵,人也不错,现在外出打工去了。
村里还有一位老党员,大家都叫他“根叔”,跟崔金旺他们搞不到一起,是受排挤的。
算来算去,村里就这三个党员还可以,其他都不行,比一般群众都不如。
曾明才还大大方方到寡妇周桂香家里去,还帮她家挑水。
周桂香30多岁,长得还算端正,话不多,人显得有些麻木,女儿崔小华却比较活跃,偷偷告诉曾明才,庆生叔(也就是“老干部”)是真喜欢妈妈的,妈妈其实也很佩服庆生叔,只是妈妈不敢搭理他,怕崔姓人干涉哩。
曾明才听了很是郁闷,心道这都什么年代了,一个寡妇喜欢一个人还怕村里人干涉!
就想,只有当前进村选出了好的当家人,一切才会向好的方面转化。
曾明才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真的很重,一定要对前进村全体村民负责。
把情况基本摸清了,曾明才就反复琢磨支部改选的事,村里有10个党员,只有三个党员比较得人心,3个党员在10个党员中成了少数,不一定选得上。
如果合格的党员落选,不合格的党员继续当选,群众会怎么看、怎么想?
曾明才回乡里向胡晨阳作了详细汇报,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胡晨阳道:“好,搞清楚了情况就好,乡里会研究的。”
在乡党委会上,大家听取了曾明才的情况汇报,都觉得情况很严重,一个村,十多个党员,竟然很难选出一个让群众满意的党支部。
蓝小凤道:“当初发展党员,就没有把好关,崔金旺想让谁入党,谁就能入党。真正够条件的,却被他挡在了门外。”
魏立民道:“那怎么办?总不能把这些人都开除出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