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生物研究所(2 / 4)

官僚 大虚无痕 3219 字 2021-06-11

比较好的朋友说过,秦所长这篇文章有85%是抄来的,另有15%源自所里的工作报告,后来不知怎么回事,这话竟然传到了秦守恒耳朵里,秦守恒气得发晕。也从此对廖博士恨之入骨。

廖博士说过了也就忘了,还不知道朋友其实也靠不住,或许,人家本来就不是他的朋友,是他自已错把人家当作了朋友?

这以后,廖博士的日子就不大好过了,屡屡申请不到研究专题和经费,只能加入别人的研究组,帮着打打杂,对一个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而言,这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多荒废几年,自己将一事无成。

正在此时,伍青青找到了他。

前几年,伍青青的赣源药业正在快速发展时期,深感医药行业的竞争之激烈、残酷,而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为此,伍青青一方面加强了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一方面也在物色人才,希望能把赣源药业自己的科研机构搞起来。当然,这个机构要求“小而精”。

沪城的这家生物研究所,也是赣源药业的合作单位之一,伍青青正是在合作中结识了一批人,包括廖博士,得知了廖博士的苦闷,了解了他的学术水平和口碑,就私下找到他,说服了廖博士辞职,然后不事张扬地聘用了他。

廖博士是个工作狂,伍青青给他提供的的研究设备和经费,让他如鱼得水,不断拿出了新的成果,而这些成果,通过赣源药业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和组织临床试验,又形成新药,再加上广告宣传,转换成滚滚而来的财富。

廖博士有个观点,深得伍青青赞赏:“药品只是生物制品的一个方面,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有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伍青青听懂了廖博士的话,也就是说,赣源药业不但可以生产药品,也可以在生物制品方面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背阴草”的发现,也正是廖博士在提炼之后,得出了基本的结论:背阴草所含有的R元素,正是发展生物制品的最佳选择。

“太神奇了!”廖博士本是一个理性的人,谈到“背阴草”,却按捺不住激动:“那种似乎只能在名贵鲜花中提炼出来的物质,竟然也会在不起眼的山野小草中找到,真是了不起!”

伍青青则望了望天空,道:“或许是天意?”

在接下来的研发中,廖博士带着一个工作团队,驻扎在冠城乡,表面上说是指导当地农民种药材,暗中则在全力研究“背阴草”,做各种提炼和试验工作,加紧研发单一型和复合型产品。

“背阴草”原本出在海拔较高、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