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姚胖子平时跟所长关系好,恐怕难收场。
李老板没办法,他跟原来的乡长陈水金关系好,可现在陈水金调到葛山乡去了,想跟新来的胡乡长拉上关系,副乡长魏立民还答应帮他介绍,到现在也没什么动作。
乡里的运输公司一搞起来,李老板就知道,以后,乡里老表去县城的就多了,再压低山货收购价,怕是难了。
只是,没想到,变化会这么快,有人一下提高了二成收购价,明显就是来抢生意的么。
李老板想来想去,只好先去找副乡长魏立民,看看他怎么说。
李老板道:“魏乡长,有人要赶走我,你不能不管啊!”
魏立民当然知道李老板跟陈水金的关系,平时跟李老板也还不错,时常在一起喝个小酒,就问:“怎么回事?”
李老板就把有人抬高山货收购价的事说了。
一听是这事,魏立民就犯了难,人家提高收购价,让利于民,这犯了什么法?这怎么管?真要管了,还不让乡民骂死?
李老板道:“胡乡长晓得我跟陈乡长、魏乡长都是朋友,还这样对我,还不是没把陈乡长、魏乡长放在眼里?”
魏立民听了这话就不舒服,说:“李老板,不要乱扯。你要想做生意,就把价格也提高二成,不打算做生意,你可以走人。”
事已此至,李老板没办法,也只好提高了二成收购价。
别人不清楚,他自己是清楚的,每年光转手批发山货,他就要赚十几万元,提高二成收购价,就也是少赚一些,再说还可以提高批发价,“羊毛出在羊身上”。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陈水金、魏立民这些人都没什么卵用。
还是要想办法巴结上胡乡长才对。
……
山里的人们是淳朴的,他们听说乡里搞起了运输公司,山货收购价提高了不少,都奔走相告。
妇女主任蓝小凤还联合乡团委在集市上组织了一只宣传队,为信用社做宣传,打出的宣传口号是:“把钱存进信用社,就是支持乡里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信用联社架金桥”
还排练了一个方言小品:一个老大妈背着儿子媳妇,偷偷把钱放在米缸里,结果钱让老鼠咬烂了,痛哭流涕。小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都表示要把钱存进信用社,有人当场就把卖山货的钱存进了在集市上现场揽储的信用社。
小品中演小媳妇的是乡里的团委书记倪虹,不知什么时候起,胡晨阳也站在人群中,笑呵呵地观看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