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切入点 下(1 / 5)

官僚 大虚无痕 3566 字 2021-06-11

?

晚上七点,乡里的党政班子成员以及相关人员在会议室开会。

副乡长徐建南进了会议室,道:“又是晚上开会啊?”

胡晨阳微笑道:“开个短会。”

徐建南家在县里,到冠城乡来当副乡长,是来镀金的,已经混过了一年半,不出意外,年底能调回县里。

胡晨阳看人到的差不多了,就道:“现在开会,先说明一下,刘书记去县里了,委托我主持会议。今天晚上的会,二个内容:一是向大家通报一下乡里干部写《建议书》的情况,二是研究搞运输公司的事。”

副书记林学墉听了胡晨阳的话,暗自赞叹:别看胡乡长年轻,很会说话。刘书记明明是回家去了,他却说成是“去县里了”,也没说错,葛山当然也算县里。

胡晨阳道:“我归纳了一下,《建议书》主要涉及了这么一些内容:一,路太差,不光是乡里通县里的路不好,乡里通村里的路更差;二,货物流通渠道不畅,这跟前面说的路不好也有直接关系,山里的一些资源运不出来,农民老表就只能出去打工,山也荒了,地也荒了,农副产品被一些人以超低价格收购;三,乡里的工业基础太差,招商引资没有实质性进展,说到底还是我们自身的发展环境太差,吸引不了人家;四,整个乡、村干部队伍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老化,作风软弱逃散,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胡晨阳所说的情况大家其实都知道,经他一归纳,什么叫落后?为什么落后?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蓝小凤道:“胡乡长,冠城乡问题是不少,我们也很着急,你就说,应该怎么办?”

胡晨阳道:“这么多问题,不可能一下就解决,所以,今晚我们只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办运输公司的事。”

徐建南道:“胡乡长,以前,也不是没想过搞运输公司,难呐。”

胡晨阳的工作笔记本里就夹着几份《建议书》,从中找出一份,道:“这是曾明才同志写的建议书,我先给大家读一下。”

然后就将《建议书》读了,读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仿佛那是著名作家的散文诗。

众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读完《建议书》,胡晨阳道:“米贱伤农,果贱伤农,茶贱伤农,我们可以骂收购山货的老板心太黑,但是骂有什么用?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得用经济手段,想办法从根本上改变山货运不出去、卖不出好价格这二大难题!”

乡财政所长刘保权叹息一声:“穷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