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小半天,只好答应:“那我就去跟胡晨阳谈谈?”
“好。”
大旋又迟缓了一下:“爸不会有意见吧?”
“哎呀,”小旋有些不耐烦,“就是听爸的,才坏了事,再不听他的了!”
大旋一笑,这才出了门。大旋以前跟小旋一道去过胡晨阳住处。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胡晨阳房间收拾得很干净,还有很多书。
……
今天是周末,胡晨阳正在房间看书,他已经想好了,要考经济专业,所以,近期看的书,都是经济专业类的,看这些书,对胡晨阳来说,刚开始还是有些吃力的,毕竟专业不对口。但是,由于他的专注和勤奋,学习的效果是越来越好了。胡晨阳还发现,一些经济学概念和经济理论,可能很深奥,但是打个比方,就好理解了。比如“木桶原理”、“鸟笼经济”等,如同邓公的“猫论”,多么形象而生动啊。
在看书的同时,胡晨阳还延续了他一贯的读书作风:尝试着与经济学家“对话”,细心体会他们是如何学习、领会西方经济学理论,又是如何结合华夏实际,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的?
这种“对话式”读书方法,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想对话就能对得上的,但胡晨阳就有这种能力,这是在长期的读书和思考过程中炼出来的。这样读书,看似慢一点,效果却非常之好!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理解了的东西,当然记得更牢。
这样读书的结果,胡晨阳即使不去考研,也实实在在地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后来,胡晨阳在给乔树军的信中也谈到了这一点,乔树军很认同他的“对话式”读书方法,回信说:“晨阳,我最欣赏的就是你这种学习能力,我就不行,也想好好读几本经济学专著,可惜读不进去,理解不深,效果不好。”
听到有人敲门,胡晨阳懒得起身,大喊一声:“不要敲了,我不打老K!”
以前,胡晨阳当秘书时,老有人来叫他打老K,那时,胡晨阳是个大忙人,偶尔答应一回,算是“跟群众打成一片”;后来倒霉了,闲得无聊,却没人叫他打老K了。现在,处境好了些,又有人叫他打老K了。
依然有人敲门。
胡晨阳这才起身开门,门外居然是陈大旋!
(新书上传,求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