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处理不急的,这样一来钱进账得就更慢了。这也是杨天要暂时停止公司接新业务的原因之一,现在世纪曙光公司的问题就是步子迈得太大了,再不收一收就得扯着蛋了。
有了钱,买地的计划就可以付诸实践了。于是杨天小然有没有挑中的地方,如果有就抽空去看一看,没有就现在挑。指令一下,小然马上就推送来两条新闻消息,一条是国内的一条是国际的。
杨天先点开国内的看了一下,是一份政斧文件公告,是小然从江南隔壁市西山市政斧网站上面转过来的。这时一则有关土地开发治理的公告,其中提到了一个叫做三河乡的地方。
三河乡的资料,小然也已经在旁边列出来了。这是一个位于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偏远之地,乡内交通极不方便,因境内有三条河,所以叫三河乡。
整个西山市,算是江南市唯一的一个山区市,只有与江南市交界的地方有一小片平原区域经济发达,其余区县都是山区之地。但是一般来说,山区之中依然会有一些小型盆地适合居住与发展经济。但是三河乡却少有这样的地方,这里最多的就是山与山谷,居民一般沿河而居,在河谷辟田耕种。有的地方河滩小,或者常被水淹,就只能靠些许梯田,以及打猎为生了。
然而自近代以来,三河乡人口暴涨了几倍,原有的土地不够用了,野生动物也少了,打猎为生也靠不住了。正好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这里修通了县道,有了汽车进出三河乡的通道,于是村名们开始大举砍伐森林,靠山吃山,全都做起了木材生意。
一时间,三河乡的人们都小小的富裕了一把,但是于此同时,许多村落却因为砍伐过度而水土流失,无法耕种。从十五年前开始,更是经常出现泥石流灾害。正好村民们卖了木材有了钱,于是全部都撤出了泥石流区域。有钱的搬到了县城,差一点的也搬到了乡里,而实在没钱的,干脆举家外出去城里打工了。
一时间,十村九空,又加上泥石流的灾害,许多地方都大变样了。这个问题在十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些年来各级政斧都想了不少办法治理,但是成效都不好。经过十年的恢复,许多地方已经差不多恢复了原貌,但是依然有一片最为偏远的,大概五平方公里的区域,无法恢复绿化。
现在政斧挂出来招标的,便是这一片五平方公里的区域。政斧以低价转让这五平方公里区域的使用开发权,然后进行一个为期三年的考核。
第一年要求完成绿化20%,如果考核不过则收回使用资格,考核过了,就退还10%的土地转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