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直接传输了一套复杂的通讯设备工艺制造全图过来。
这次比莱姆的设计要靠谱很多,很多东西除了加工工艺之外,甚至连一些地球上现在还没有的原材料制造工艺配方都提供好了,除了核心运算部件由比莱姆提供之外,绝大部分的构件都需要杜克完成,几十万个精细部件,看起来工作绝对不会太少。因为从最终完成后的体积上看,这个东西高达几十层楼,有一个口径达到150米的巨大圆盘状发射器和接收器。
“杜克,这个东西同你们地球上的射电望远镜在外表上几乎没有多大区别,所以建设方面你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麻烦。”比莱姆对于这件事显然早有考虑,“事实上它真的具有射电望远镜的一部分功能,比较麻烦的是它需要巨大的能源供应。”
比莱姆解释道,在杜克的脑海中,很快出现了功率需求的说明,“200万千瓦!”杜克失声叫道,比莱姆说得不错,这可真是能源需求巨大,为了建设这个家伙,杜克甚至不得不建设一座大型的核电站才能支撑,这个工程之大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饶是以杜克此刻坚强的神经,看到这些参数后都有些呆滞了。
突然间转向天文研究一一就像比莱姆为杜克设计的那样,这一套东西将以搜索宇宙间外星文明为借口建设,但是工程量之浩大,绝对超过地球上现在已知的任何一个无线射电望远镜探索系统。
之前世界上最大的格林班克射电望远镜,其口径也不过100米,比莱姆的这套所谓射电望远镜单单口径上就超出一半,如此巨型口径,使得杜克不得不为其开发新材料才能够制造成功,好在这个新材料的生产制造工艺比莱姆已经搞出来了,杜克只需要将其提供给杜氏重工进行生产就好。
虽然这样做实在有些突兀,不过以杜克此刻的声望,拿出几种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出来,倒也并非不可能,何况这些新材料可以在航空航天上广泛使用。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甚至建设这套东西的上百亿美元投入杜克也不觉得太过于头痛,杜克拿到这个东西后,头痛的是如何为这个工程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不是像比莱姆说的那样当成一个爱好,玩儿寻找外星文明这种借口就能够蒙混过关。
尽管这个理由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但是在杜克负责神龙计划的要紧关头,杜克突然投入大量精力搞自己的“爱好”,这个转变实在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因为建设这套系统将大量占用杜克的研发时间,毕竟这个东西绝大部分都需要杜克自己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