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协作新机制(2 / 3)

外星代理人 燕飞 2482 字 2021-06-11

秦泰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杜克,我有一个新的想法,现在我们的研究涉及的部门众多,彼此之间又有不少利益牵连关系,单单靠行政命令压制可能也不是什么长久的解决办法,我想是不是建立起一种新机制,让各个研究机构之间有着更强的合作向心力,这样能够最大限度避免研发资源的重复浪费。”

杜克听秦泰然这么一说,眼睛一亮,现在不仅仅是杜氏重工同外部的研发协作上有问题,就算是sal旗下的各大子公司中间,由于研发的交叉不可避免,不同部门之间同样存在利益冲突和重复投入问题,只是无论是赵建武也好,还是蔡思强也好,都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他们现在有数万人的研发队伍,每年都有成百上千软件项目,中间重复研发不算少数,除了在核心系统架构上有杜克把关,可以大量减少重复性工作,将大部分公用模块以sdk形式抽象出来公用,但是在具体项目上存在的大量重复工作杜克就鞭长莫及,顾不过来了。

比如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和汽车信息系统之间,语音控制技术和媒体播放这一类通用性强的功能模块,杜克可以让几个产品使用同一个sdk库,这没有问题,核心源代码都是杜克控制着,有完善的自动编译测试系统来确保这个sdk库更新升级,可以在sal的嵌入式系统和女娲操作系统上完美运行。

但是对于大量应用软件来说,杜克却不可能去一一控制每个项目将公用部分抽取出来,减少彼此间的重复劳动。这种事情一定要有一个激发大家开发公用模块和使用公用模块都有好处的机制,才能够真正的解决,靠人那是无解的。

所以,杜克才对秦泰然这个想法很感兴趣。

“你看,现在机械设备生产现在大多数都实现了公用部分的标准件化,这会大大减少大家在硬件生产加工中的难度和重复建设,在研发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用这个思路,让研发阶段成果也能够公用,这样在大家研究同一个方向的时候,各个研发组之间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共享出来,减少其它研发组在类似问题上的投入,最终研发出新产品投入生产后,再按照各个研发组对于新产品的贡献程度来划分产出的利益。

这样,既能够让提出研究成果最多的研发组有最大的利益,同时,其它研发组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激发自己的专长拾遗补缺加速整个研发进程,尽快从最终产品上获得自己创造的价值。对于各方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多赢的局面,毕竟能够提早出成果,获取的利益就会更大,等于是锅里的东西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