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到处都需要钱,王荣、萧乾光他们总装的人都恨不得一分钱扳开来花。
“实验原型机要贵一些,精卫大概花了50多万元,翼龙则花了近300万元,如果大规模量产,我们估计精卫级无人机,生产成本大约是30多万元,而翼龙级无人机,生产成本则大概在200多万元,主要是现在采用动力系统、高清摄像系统和远红外摄像系统等还用国外辗转采购回来的产品,这个成本还有点高,如果有了国产替代品,应该可以降低一些。”
旁边的董锋接过这个话题说道。
但是这个价格对于肖、王两位将军来说,那是相当具有性价比了。加上研发费用分摊和各种税费以及合理的利润,大概最终采购价格可以控制在生产成本一倍范围内。
以国内现在的18个集团军进行配备,每个集团军配置35架翼龙级作为师旅级侦察工具和通讯中继,完全可以覆盖整个防备阵地了。
而以3050架精卫级无人机作为营连级侦察工具或者重火力集群的眼睛,已经完全可以支撑一个集团军的重火力装备了。这么计算下来,一个集团军装备下来好像也要不了多少钱就能够将整个战场情报侦察系统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且还能够极大改善重火力的支撑系统和通讯系统的质量,这个性价比可真的很高。
【**** 网 由书友高品质手打更新速度超快 (天才一秒钟记住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