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第一代莲花堆(1 / 3)

外星代理人 燕飞 2155 字 2021-06-11

?

杜克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扑了研究上,十号工程席专家朱云谦第一次近距离同杜克一起搞研究,才现这个年轻人研究方面真的很玩命,一天下来除了吃饭睡觉大约8个小时之外,连散步时间心思似乎都集了研究上。

这不仅仅体现时间上,从实验堆上检测出来的海量数据,朱教授研究经验如此丰富,自己都只能够集几个专业方面去分析,但是杜克好像无所不能一样,从不同研究子领域方面提出了数据分组的建议和分析思路,然后交给研究组使用7号工程超级计算机去分析建模。

杜克一个人提出的分析思路,足以让下面一多人的研人员忙过不停。这才是朱教授为佩服和欣慰的地方,一个研核心领军人员的价值就是提出问题,为研究指出一些可能的方向,而不是纠结具体细节上。

几天工作下来,整个十号工程项目组就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以朱教授的眼光评判,这些成果都够得上国际一流水准,如果单单是十号工程团队自己研究,就算是运气好找对了方向,朱教授估计少都得一年以上才能够取得。

得益于杜克的思路和7号工程超级计算能力,现十号工程项目组核能应用研究方面已经扎扎实实上了一个台阶,开始进入快步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的阶段。

杜克提出问题和思路之颖和有效,令朱教授是叹为观止。

亲身参与了这些成果产生过程,朱教授完全相信,自己这一代人没有完成夙愿,极有可能杜克的率领完成,如果这个年轻人能够专心从事这个行业的话。

只是朱教授不知道,核能研究之外,杜克对于设备的研究也是一时一刻没有停止过,海量的材料相关数据交给克里去分析建模,分析模型和结果,杜克都很快反馈给城特钢和希林顿公司研团队去进一步改进。

因为杜克通过克里的模拟研究得到的结果,内心很不满意,按照现的材料性能和反应效率来看,比莱姆设计的核能电站能够达到的大安全输出功率,单台机组大概是60万到80万千瓦,同预期的120万千瓦到150万千瓦相去甚远。

当然,这个结论,十号工程项目组还竭力推算之,比起运算能力来说,7号工程的超级计算机经过杜克大幅优化改进,虽然比起麻省理工泰坦ii型强悍不少,但是仍然同克里有着几个数量级以上的差距。

只是,杜克还是没有能够找到为什么现的实验堆同实际相差这么大的原因。从现收集到的数据还不足以推导相关原因。

或许,比莱姆提供的监测还不够完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