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盯着实验堆稳定运行了24小时,杜克确认当前设计条件下,的确就是现这个输出功率了,实验堆能量转换效率比起预期低了差不多5倍。
看着大屏幕上各个指标进入稳定状态,不知怎么的杜克突然间觉得有些茫然了。
比莱姆给他的东西,一向是神一般的存,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差错,这一次居然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偏差,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
杜克已经将所有的东西交给克里回顾了一下,确信所有的东西都分毫不差的按照设计执行了。这就是设计上的缺陷了,比莱姆居然会犯了这么严重的问题,简直让杜克不可思议。
当然这些都还不是重点,为重要的是,如果核电站无法达到设计的效率,杜克就不能凭空变出能量来驱动比莱姆设计的那个海水氘提炼装置,现杜克还没有测试过这个提炼装置的效果怎么样,如果还是同核电站一样不靠谱,杜克只有陪着比莱姆哭了。
“怎么?还没有去休息?”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杜克的耳边响起,打破了杜克的胡思乱想。“科研的事情,急不来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注意劳逸结合才是持久之道嘛。”
“谢谢,朱教授,我只是想看看这个堆的稳定性怎么样”杜克转头,看着刚刚过来的朱云谦教授,微笑着感谢道,“这个堆是基于一种全的催化效应来设计的,虽然模拟实验表明它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但是不亲眼盯着看看,我始终有些不放心。”
杜克轻轻将自己的心事掩盖住,让朱云谦教授很是欣赏,这个才是真正的研究者态,难怪这个年轻人这样年轻便能够取得如此之多的成果,看来人前风光的背后,还是由无数的汗水构成。
看着杜克眼睛里的血丝,朱云谦教授仿佛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自己还不是一样拼命,从一个刚出校门的青涩小子,变成一个具有合格水平的研究者,间也不过仅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那时候几乎每时每刻都如饥似渴地沉浸学习。
自己有幸看到了蘑菇云的升起,第一代核潜艇的下水,加上国内的第一个吸收消化建设的自主堆运行,自己这一辈人吃的苦不少,但是的确也没有白白虚,只是想着临到老了,还是没有将国内的核研究推进到世界前列,老人未免还是有些遗憾。
直到杜克横空出现,一篇世界级高水平论惊世,让这个为核奋斗了一辈子的老教授大感振奋,他到没有想过杜克能够很快就搞出来世界先进的第四代堆,只是考虑到这个年轻人才二十多岁,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