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电和满功率运行创造条件。
当然第一次临界后并不真正接驳电设备直接电,而是将进行零功率物理试验,验证堆芯性能、核仪表监测系统设备的可用性及堆芯装载的正确性,从而确保机组能够提升到功率运行状态。
杜克感觉倒计时的时间过得太慢了,就像一个老太太半天迈不开步一样,简直让人日如年,十分钟后,检测子的探测器显示,子的密逐渐增加,同时反应堆内的温开始快速攀升。杜克立刻感觉心开始提到嗓子眼了。
这些信息显示核裂变开始进行了,因为当铀235的原子核受到外来子轰击时,一个原子核会吸收一个子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3个子。这裂变产生的子又去轰击另外的铀235原子核,引起的裂变。如此持续进行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使用合适的材料将这些热能导出,使之将外围的水变成水蒸气,就可以推动汽轮机进行电。说起来这个过程非常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
先要保证这个链式反应人类的有效控制下持久的、某种可控范围内进行下去,是非常难以控制的。
因为对于原子核裂变过程会释放出的子,要想控制得当,确保这些子可以继续去攻击原子核,保证核裂变反应不会停顿,这个操作是非常困难的。
只有核裂变产生出的子数量刚好满足反应堆继续裂变的需要,整个核反应堆才能处于一个稳定持续裂变状态,这个就是所谓的临界状态。
如果控制不当导致子数过多,反应堆运行就会不稳定,严重时甚至有爆炸的危险;反之,如果子数过少,裂变反应则会停下来。
子探测器显示检测到的子越来越多,显示裂变的铀235的原子核也越来越多,核心反应堆的温开始攀升到800。这时候导热系统开始工作,开始将导热系统外围的导入的海水变成水蒸气输出。
当倒计时到了28分钟,只听得一声清脆的提示声音,“反应堆进入临界状态!”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开始欢呼起来。
这基本上标志本次启动实验核反应堆,开始进入自持期!
也就是说,从现开始,这个实验堆目前这个条件下,可以持续不断运行下去了。
杜克虽然内心也很激动,但是却没有跟着大伙儿一起欢呼起来,他死死地盯着输出的空转水蒸气的气压强。
按照比莱姆的设计说明来看,这个时候应该稳定的输出的二回路蒸汽压力为25兆帕,反应堆出口温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