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了几倍。
要知道这可是清清白白能够拿到的钱啊,比起那些搞小动作占公司便宜的歪门邪道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当张世强初听到蔡思强开出这个年薪,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张差点是老泪纵横。
所以张世强老当益壮,干劲比起以前还足。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扑公司上面,老合同的执行,工厂流水线安装的场地准备工作,人员调整培训安排,这些千头万绪的事情,老张整天忙得热火朝天却毫无怨言。
杜克建立实验室的构想,国这块的具体工作也丢给了蔡思强,暂时这个设国的杜克实验室就挂了i公司头上,蔡思强按照杜克的要求以20万元年薪起步面向全国招募各种软硬件研的高端人才。
这个工资水平虽然说不上太高,但是蓉城这种生活水平远低于北上广的城市来说,也不算低了。何况杜克还没有限制高端人才年薪的上限,加上拟议研究成果的干股分红权,对于真正有才能但是又无力自己创业的人才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过这些事情蔡思强也就是牵头过问,具体事务还是董锋这个负责行政副总裁去操办,所以蔡思强也就是一个二传手。
他现要忙的是怎么建设这个自己的语音导航仪工厂。
原型产品基本上可以定型了,可是这个生产方面,蔡思强也遇到了当初杜克脑波产品的同样问题。生产高质量的语音gp导航仪方面,a公司并没有任何的生产经验。
显然完全重建设一套自己生产的生产线,培训人员,建立销售、维护、服务体系,短时间内是没有指望完成的。何况导航仪还涉及到地图等一系列后续服务,比起杜克脑波产品来说生产链条长一些。
所以要实现超常规的展,还得是走杜克购并的道路,像i公司合并了克莱门特的公司一样快速获得了完整的生产工艺及宝贵的生产经验。
要不是有克莱门特成熟的模块化生产工艺设计,杜克的脑波产品生产根本不可能如此短暂时间内达到目前这样高的产能。
所以有杜克这个成功的例子,蔡思强和赵建武都倾向于直接购买一家业内导航仪生产企业完成这个飞跃式展。
虽然蔡思强同东城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是只要主体纳税放到东城区,i国电子收购一个国内导航仪制造商来生产,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到时候只要上几条生产线将厂里闲置劳动力安排了就行。
只是购并对象方面,蔡思强和赵建武生了巨大的分歧。
a公司召开的小范围会议上,赵建武强烈建议,既然要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