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斥候半跪在地上,高声说道。
“禀!”
坐镇帅营,腰杆子好似长枪一般笔直的程晃意气风发道。
多年夙愿得以达成,饶是程晃久居高位,仍旧不能免俗,迫不及待遣送了许青云那厮,程晃就一直生活在帅营大帐之内,数日都不曾出门一步。
“敌军三十里外集结!”
只一句话,就惹得程晃眉头掀起:“敌军几何?”
“约五千人马,三千兵卒,二千弓手,并大量的攻城器械。”斥候一五一十,如实回答。
程晃冷笑:“五千兵力就敢攻我铁玄关,姚平之,你好生猖狂!”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黑白二军常年交战,双方高级将领的姓名、为人、用兵之道,相对对方早有“耳”闻。
就如程晃知道此次前来攻城的乃是白龙军镇守将军二子姚平之一样,相信姚平之也一定对他前来铁玄关一事早有耳闻。
“敌军兵临城下,众位将士可有良策?”程晃扫了一眼座下,轻声道。
帅营大帐内,两排武将站得笔直,此些人年龄身高虽是不同,眼神中却皆含煞气,显然久经战阵。
“回禀大人,五千兵力若正面进断然是攻不破我方关隘,姚平之小贼也定知晓此道枢机,故而末将以为,他此番必有依仗,只是不知这依仗为何,不好盲目判断,应从长计议。”一名刚及弱冠的小将上前一步,躬身答道。
此话一出,立时有二三人自队列中走出,齐声道:“我等亦以为如此妥当,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策。”
“这就是你们的答案,上策?”程晃面容yīn沉下来,倏地高声喝道:“一群废物!他姚平之此番前来,自然必有依仗,反观尔等,仅仅猜出蛛丝马迹就要死守城池,还美名其曰:以不变应万变。如此做派,怕是姚平之最想见到。”
“属下惶恐!”
众位将士一齐单膝跪地,纵使身怀精妙武学,头顶虚汗还是不住浮出。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虽然众人皆知程晃在趁机立威,但是却毫无办法可言,jī蛋里挑骨头,怎么说怎么是。
看着下方将士此种做派,程晃摇了摇头:“尔等定是以为本座在趁机立威,殊不知一叶知秋,尔等如此心境,手下兵士士气何来?连士气都输上一筹,又如何击退强敌?”
众人不语。
“本座说得浅显一些,若是没有铁玄关,我军只有三千兵士,面对五千大军,尔等又该如何?”程晃闭上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