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采访稿也不是不可取的事情,就是天黑了。不知道在照明不够的地方,被助理拿在手里的那张稿上的字体能不能被至少距离一米的行人看到。
排气管再次喷出淡淡的烟,白色的,车身印着香洲电视台的新闻移动直播车从那道仿古的门缓缓开了进去.....
————————,
这不是坑爹嘛!
一手抓着扶把,肩扛着十几公斤重的摄影机,感觉着身上那件纯棉的t恤从背后传来的由汗水引起的粘贴不适感,摄影师心里不舒服地想道,在香洲,这样的天气,这种时候绝对是很闷热,而干这种活总会让人感觉很累,尤其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
其实,采访工作进行的确实还算顺利,比采访某个黑作坊,比去某个上级指定的失足妇女聚集地蹲点都要轻松得多,行人大多也很配合,甚至还引来了越聚越多的热情的,期盼的,好奇的目光.....这些目光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好奇和对自己能出现在萤幕上的渴望.....
但是,这有什么用?这对新闻有什么用?如果需要,可以在电视台里拍到一百个人说出那些溢美的话,可以在台长或者台长亲戚家里进行采访,那配合,那素质能是这些未经训练,没有底稿的行人能比的吗?
来这里看电影?来这里看热闹?
如果里面播放的什么大片大制作的话,如果是什么有付出一些赞助费或者在电视台里打过广告的影剧院,大可以加上国庆假期影院场面火爆,观众络绎不绝之类的宣传,早早交差了事,可是,那两句话就是从刚刚被拦住的两个行人口中问到的答案:
第一个,二十来岁的短发男,戴着眼镜。看起来是个学生,对待记者的态度还不错,礼貌且举止得当。
“看电影啊,我错过了接送车,好不容易才打摩托车到这里的。”
“请问您要观看的是一部什么电影?”
“《僚颂》啊你们在这里采仿还不知道这个?”学生表现出惊讶的表情。
下一秒,
“现在人太多了,不好意思,我要先去登记。晚了就没位了.....”没等把话说完就抛下记者转身急匆匆往那个写着售票厅的大门快步走去。
《僚颂》!!!
鬼知道《僚颂》到底是什么东东?
要知道我还用采访你?
手拿话筒的记者一脸愕然,即为学生的表现,也为那两个奇怪的字眼,他们从两辆停在这个连地面都不舍得铺水泥的场地上,被装饰得乱七八糟的车顶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