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的散户师傅都被你买走了,你叫我们怎么做生意?”
桑田故作思索,方久道,“小店已经与师傅们签了契约……不如这样,各位若需要制砚的师傅,可以到小店来租,至于工钱……该怎么给就怎么给,各位将租赁费交给我,我再统一发放给师傅们。百度:本书书名+比奇”
点珠本以为纪桑田想出这个“租人”的招是为了作为中间人克扣师傅们的工钱,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桑田确实是规规矩矩的发放工钱,多一分也不贪。
“姑娘,你折腾了半天,多一个子儿也赚不到,这有什么意义么?”
桑田心想,这是走出垄断的第一步啊!通过“租人”的方式和各种小型文房铺建立密切的关系,加强了往来,也扩宽了门路,这些东西一开始是看不见成效,时间长了才能知道人脉联系的好处。
若是有可能,将各小店的门路集结起来形成一张大网,彼此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赢的效果。
这些都是长远的考虑,桑田近期忙碌的是编制一册砚谱。
桑田先将上辈子见过并且如今还能记得住的砚台形制都记录下来,其中不乏式样新鲜生动的设计,之后制成一本册子,来小店定制砚台的人可自己设计式样、也可在选择册子里心仪的花样,之后交给师傅摹刻雕琢。
她如今只制作了一册,一册三十页,但她也深知这是不够的。
这个时候,桑田便会向那些师傅请教,别的店铺的砚台又有什么新花样,虽然不会抄袭模仿,但偶尔也会给她带来不少灵感。不过靠自己来设计,进度也就慢了,桑田握着炭笔整日窝在小店的后室冥思苦想,寻常生意全交给点珠主持。
这一日,点珠掀了帘子进来,“姑娘,有贵客要见你!”
“什么贵客?”桑田放下手中的炭笔,来不及擦掉一手的黑炭就被点珠拉了出去。
桑田一看是谢元修,本能的想往后缩,但想到自己是一店之主,只能硬着头皮招待他。
“这是小店的砚谱,您看看,有没有中意的,点珠先去给您上茶。”
点珠一双灵巧的美目几乎没从谢元修身上移开过,和他说话时还故意自称“点珠”,料想也是故意让对方知晓她的姓名。桑田心想,这姑娘怎么跟个花痴似的……
谢元修接过砚谱,面无表情的随便翻了翻就撂下了。
“这些都不行。”谢元修对桑田道,“半个月后是我祖父的寿宴,谢某是受舍妹之托来定制一方砚台的,你觉得这些东西能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