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导致越来越多的意识团开始出现;而越来越多的意识团开始出现,则加大了意识团的基数,进而导致产生新‘想法’的意识团也就越来越多……
就这样,相互因为‘同类’的想法而融合的意识团也越来越多,意识团中稳固的存在也越来越多,进而导致‘意识’的‘无’概念更加松散。
良性循环?
还是恶性循环?
这只在看待的角度。
但对于整个虚空而言。‘意识’这个概念的从‘无’突破到‘有’。并稳固在‘有’的进程,最终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的意识团出现之后,得以实现。
于是,‘无意识’概念被‘有意识’取代。
整个虚空的‘三无规则’,就此变成了‘两无规则’。
这下,意识的产生如滔天巨浪般再也无法被制止。
这些从‘无’转为‘有’而变得活跃起来的意识团,通过他们各自感知之中漫长到无法计算的岁月,从最初杂乱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开始,经历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再依托‘同伴’想法之间的相互融合。成倍增加了‘想法’的数量。
万事万物的最初,似乎就在这些‘想法’中被定型。
然后,对于虚空而言无所谓时间空间,但对于这些意识团却是无尽漫长的时间之后。也许某一个意识团、也或者无数的意识团同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世界。
于是,虚空中开始出现由意识团们想出来的‘世界’。
第一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没人知晓。也许那只是一个被称呼为‘混沌’的一成不变的空间;也许那只是一个被称呼为‘生命之种’的等待发芽的小树苗;也许那只是一颗被称呼为‘奇点’的等待爆炸的糖豆……甚至,那里也可能只有一只不断啃食自己的饥饿长蛇。
以我们的思想无法想象最初意识团们的想法,所以我们永远无法界定第一个世界,甚至各个世界最初的概念。
但我们只需要知道,当那第一个世界出现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世界被固化了;
由于开辟了一个‘稳固’的‘世界’。各种概念开始在这个‘世界’中出现。从最初一切皆无的意识团不断收集‘想法’,最终开创出一个可以不断自我增加新‘想法’的‘世界’之后,这些意识团渐渐抛弃了效率低下的‘同伴’,便沉溺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对于这些世界级的意识团而言,整个虚空就只剩下三件东西:虚空、自己、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