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在空中做出某些高机动动作,也很少出现大幅度摆动。同时,炮塔融合设计,更是让风刃级在高速移动之时,避免了突出的炮塔对气流的影响……
诸如此类的设计,让风刃级在巡航速度上达到了1.5倍音速,高速移动时更是可以达到3倍音速的程度,这已经是第一代末期的战斗机速度标准了。
相比起来,大气层三大集群中只建造了三艘的母舰,其速度也就达到补给舰的水准而已。
此外,由于新一代电核能源采集装置的出现,朋族对于电核的能源转换效率至少提高了11,这使得等量电核储存的情况下,新战舰的能源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如此一来,才有了朋族战舰的全球机动能力。
对于亮点三,作战规模的问题,事实上有很大的历史因素。
后世记录文献之中,对于其他几个亮点的描述实际上都很少,却意外地着重说明了这一次战斗的规模,特别是大气层舰队的规模。这并非表明这次的规模就比之其他方面的亮点都要重要,而是因为这一次的大气层部队规模,将会成为朋族很长一段时期历史中,大气层舰队规模最庞大的一次。
几乎是自此以后,朋族大气层舰队的规模,就没有再出现过大的跨越。
“就是这样,人们重视且关注变化很大的东西,却对循序渐进的事物容易忽视,这也是证明智慧生物都是m的一个理由吧?”未来某天某个查看朋族记录后的朋人,曾无节cào地下了这样的定论。
当然,此人随即被旁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本人是个抖m的事实。
话题回归。
这次三大集群的舰队规模在之前已经有过描述,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并无热别,所以不做多言。
而由于有jing确定位虫族的位置,并达成快速抵达目的地的能力,朋族方面并没有让三大舰队分散活动,而是将各个舰队的战斗舰按速度和攻击力,划分成了五只相对平衡的分舰队。
随后,这些分舰队被由远及近地、按照‘尽可能地同时抵达的目标所在地’为目的,划分了攻击地点。
于是之后的战斗中就出现了,有舰队打酱油般飞速越过某个完好却毫无反抗能力的陨石基地,然后冲向更远处的目标的情况。
当天上午11点,各个陨石基地、以及陨石基地的残骸相继坠落在双月星各点。
因为这次虫族陨石基地没有如同第三次侵略中一般分散太开,坠落点靠的很近,距离新朋岛最远的只不过1000公里不到,最近的则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