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的“气泡空洞”擦掉。
“虽然你们还不知道,但我是主要负责制陶的,我知道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产生气泡空洞,而无论气泡空洞是否是后方某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但我知道一点,那就是,气泡空洞越少越好这却是无误的。那么,在这个试验中,为了尽快完成可用的陶器,有关气泡空洞的试验就可以取消。而这样一来,试验数量立马下降了一半多。”
看着眼前一亮的几猿,嘎嘎得意的擦掉后方几个相关要点,然后走向下一个不需要试验的要点……
时间又回到了天色将暗之际,地面的字迹还能看清,但再等一会儿之后就只能点火才行了。
一整天。前半天,嘎嘎带着众猿列出了一堆的要点;而后半天,嘎嘎却是带着众猿删掉了一堆的要点。最终,当夜幕临近,嘎嘎在保障陶器试验稳定进行的前提之下,将最后得出的几个要点记录到小册子上,而此时,四位数的试验数量已经缩减到了两位数。
众猿在一升一降的变化之中,惊讶的发现了经验积累对试验成功的巨大影响,而这“众猿”,甚至包括了嘎嘎自己。
想到历史上伟人总会有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之上”的类似说法,嘎嘎感慨的点头表示认同。虽然自己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制陶,但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由此也能看出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了。
“好了,今天又是一天过去了,是不是感觉过的很快啊?”
高兴的看着众猿都不自觉的点头确认,嘎嘎畅快的大笑之后,带着大家再次返回巢穴。
对于通过这次制陶,让这十几猿了解了试验方法,并学会制陶的可行性,嘎嘎已经没有怀疑。
“这两天,我们都是在做理论准备。而明天,我们就将开始实际试验。”
————————长期潜水的分割线冒头ing————————
天色已经昏暗,明亮的溶洞之中,众猿点起了几十个火堆,高高兴兴的围坐在一起,讲述一天的所见所闻,聊着最近的地基建设。
这时,一位学徒祭司走到嘎嘎面前,将手中黑乎乎的东西递给了嘎嘎,“大头领,这个是什么?”
“嗯?这个是烧火棍吧……不对!这个……难道是木炭!”
看着黑乎乎的木棍,虽然嘎嘎并没有见过木炭实物,但身旁就放着一块用来写字的烧火棍,一对比嘎嘎就能发现双方的差距。
而为了试验,嘎嘎将这快貌似木炭的黑木棍放到火堆边缘,试验其燃烧能力。
果然,这块木炭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