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想对老师笑一笑,却猛然发现老师望向的人,是林东韵!
懵懂地听着他们的对话,看到后来中山装老师僵然呆立,观察到女孩眼中难掩的对老师的好奇,他都感到不可思议!
只从那一问一答的几句话中,傻子都能看出,这不是普通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难道他们是故交?但为何林东韵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探究呢?
整整一节课,方知晓神游天外。下课后,他向林东韵借过了那本书,小心地打开包着布书皮的薄册子,一列古韵的隶书滑过眼帘——《谈美书简》朱光潜著——承载了岁月流逝的泛黄纸张,慢慢铺展在眼前,足以印证他同心仪女孩之间的差异。
忍着心中的酸涩,方知晓缓缓翻动着书页,唯恐一个不慎就将发黄发脆的纸张撕开。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纵排本繁体的书籍,有很多字他都不太认识,可是他却忍住没有问近在身旁的女孩,他应该如何才能看懂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繁体字。
上课铃响了,不动声色地将《谈美书简》还给林东韵。
老师要学生们诵读课上没讲过的诗篇,方知晓默默听着,说实话,他不是太懂《诗经》,真正接触过的,不过是中学课本上的《君子于役》和《硕鼠》两篇,他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同样的章节,变换几个字之后,凑成几节,就能成为《诗经》中经久不绝被颂扬万世的诗篇!
不过这一节课,他真的能感受到老师所要传达的,诗三百的美。所以在班里同学朗诵的《硕人》的时候,他就在想,如果林东韵诵读的话,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她今天会站起来背上一篇文章吗?
正自遐思之时,女孩已经落落大方地站起身来:“我试背一首吧。”
“是哪一首呢?”老师的问题同样是方知晓想问的。
“《唐风》中的《采苓》篇。”
方知晓自然无从知道什么唐风,更遑论《采苓》,但是他注意到老师听到名字时眼神的变幻,或许只有从他的角度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于是老师转过身去开始板书,东儿清朗的声音传到方知晓的耳中。他不太明白女孩念的是什么,但是从口气中,他分明能感受到一种悲怨感。最终反复的三段,之让他记下了那反复被重复的“人之为言,胡得焉”这一句话。这个时候,方知晓有些感谢诗经相似体式反复吟咏的妙处了!
在老师开始讲解此诗的时候,方知晓将这首诗工工整整地抄录在了《高等数学》的扉页上面。自然科学的书上大大地书写上华夏文明初期所酝酿的人文诗篇,竟似某种程度上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