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机关之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流传至今,成为我们现代科技的基石。而很多却已经失传,湮没在浩瀚的历史中。而最早出现的机关术自然是墨家发明的机关器械。根据《墨子》放入书架中关于机关术的记载,当时墨家发明出来的机关器械有:
连弩车
见于《墨子?备高临》放入书架。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无数的大型机械装置,需十个人驾驶,最为巧妙的是长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绳子系住,射出后能用辘轳迅速卷起收回。
转射机
见于《墨子?备城门》放入书架。转射机也是一种置于城墙上的大型发射机,机长六尺,由两人操纵,与连弩车不同的是转射机更为灵活,能够在一人射箭的同时由另一人将机座旋转。
藉车见于《墨子?备城门》放入书架。藉车外部包铁,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够投射炭火的机器,由多人操纵用来防备敌方的攻城队。
(玩过轩辕剑四的朋友,都知道里面墨家机关术的存在。)
可以说,墨家的机关术,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早出现的机关术。但是真正在历史上,把机关术发扬广大,使用极多之人,自然要数诸葛亮了。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位精于内政、长于战略的武侯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制造之术。
正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放入书架中评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起要云。”上述种种制作,的确是孔明的手笔,可以大胆地推测,孔明的机械制作术,很可能是继承了战国时期墨子和鲁班的机关之术,并加以发挥改进,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科技。
先看连弩,《三国演义》放入书架第一0四回,孔明逝世前把这种武器传给了姜维,书中说“其法长八寸,一弩可十发。”《汉晋春秋》放入书架上也有“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的解释。由此推断,这种武器的个头儿不算小,行军携带也不方便,孔明出祁山北伐时,因路途艰险,没有用它来装备部队,所以没有用于实战,直到诸葛亮去世后,才在蜀国批量地生产了一点。由于连弩杀伤力极强,把它作为守城的武器是十分理想的。后来,钟会率领大军进攻蜀国的时候,诸葛亮的连弩发挥了巨大作用。奇怪的是,至今流传下来的却是一弩一箭的小型弓箭,武侯的十矢弩神秘地消失了。
木牛流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