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出兵朝鲜从一开始的5000人后间兵力最高时有陆40000,第二次援朝战役时兵力最高有陆军十余万人,明军虽然最后成功击退日本,保住了朝鲜,但其丧兵三万余,伤者难尽其数。饷数百万,使得明朝的国库空虚,国力大为损耗,这也使得明朝日后在面对国内李自成、张献忠起义,以及北方新兴的女真政权后金时更感军力和财力不济。难以抵抗,最后被李自成攻灭并随后被清朝取代。
“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就更不用提了吧?咱们的损失更是全世界都为罕见。”阴天乐道,“在这两次以朝鲜为导火线的战争中,无论是从财力还是人力,中国都为此付出了惨重地代价,可是韩国人对中国有半点感激之情吗?半点都没有!看看他们在二战后的所作所为,对于这种养不熟的白眼狼,我们为什么要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去从我们自己的国民口中扣除那原本就不多地物资去喂养他们?政府是中国人的政府。官员是中国人的官员,而不是韩国人的政府,不是韩国人的官员,你们所要负责的是数以亿计的中国人!”
中国从明清以来,外交历来奉行“外圣内王”政策,对外关系中最强调的是所谓道德优越感。甚至不惜牺牲部分国家或者说是国民地利益也要保住大义名份。当然,这种优越感不是靠帝皇的个人魅力,或是大臣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建立的。靠的是实实在在的黄金白银,还有国民地血肉之躯!而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更没有理由让国民承担的沉重成本呢?!
而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加上传统“外圣内王”思想地根深蒂固,中国人对于那些损害中国利益的外国人实在是太宽容了,宽容到了有时已经分不清谁才是应当受到保护的本国国民、本国的民。在这一点上,与欧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纵然为了侨民,也不惜以动武相威胁。
“过去。为了冲破以美国为首地欧美资本主义强国对我国的封锁,我们不得已委曲求全,在很多国际事务上,不得不牺牲部分国民甚至于是国家的利益,但是诸位要搞清楚啊,如今地世界已并非往日的世界,如今的中国也并非昔日的中国,我们现在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也不需要向任何人委曲求全,更没有必要去占领什么道义上制高点。韩国人给咱们心头添堵了这么多年,几句道歉这事就算过去了?然后咱们就要勒紧裤腰带给他们送吃送喝,还要派人替他们送命,这种美事怎么轮不到咱们的头上啊?”阴天乐越说心中是越恼火。
“说个不大恰当的比方,比如你郑大主任,从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