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击溃的最后一年,蛮王驾崩,膝下仅有幼子继承王位,但政权被前蛮王的一位妃子独揽手中,操控军队,大举进攻明朝边疆。
南北不谋而合,对明朝展开猛攻。
皇帝连忙召回攻打北荒的一位少将军,领军抵挡南蛮大军的攻势。
南蛮大军在这几年也是兵强马壮,更有象阵,纵然少将军无比勇猛,但还是节节败退。
朝堂之上,皇帝急得直跳脚,气得将奏折都扔在地上,气恼地骂道:“文武百官,在这时都不吭气了,平时挺能说会道,现在怎么都不吭气了,还有人敢去支援吗?”
文武百官支支吾吾,没一人站出来。
气急败坏的皇帝正准备退朝的时候,有一人站了出来,跪在朝堂中央,俯身拜道:“微臣愿效犬马之劳。”
众人一看,嘶~。
这不是士大夫郑齐吗,瞎搅合什么啊。
“郑齐?”皇帝微微叹了口气:“没想到最后,还是你敢站出来,恐怕即便你只是一名小卒,也敢站出来吧,你的身体,现在如何了?”
“回圣上,我身体很好,不在当年之下。”郑齐正声回答。
“好。”皇帝甩了甩袖:“我命你为前将军,率领将士五千,前去支援,若你能打胜仗,朕就让你官复原职。”
“微臣领旨。”
次日,郑齐穿上阔别五年的盔甲,领军出发。
这五年来,郑齐坚持锻炼,练习武术,剑法和枪法比之以前更加炉火纯青,而且他熟读兵书,领兵打仗比以前有过之无不及,一上战场就夺回一座城池,皇帝立马恢复了他的官职,让他重新当上大将军。
郑齐冲锋陷阵,勇猛杀敌,将失去的城池尽数夺回,英名传回明朝,被万人颂扬。
然而,对方将领似乎也熟读兵书,很了解郑齐的路数,在攻到边疆时,郑齐屡屡攻不下最后一座城池。
就在郑齐发动再一次攻击号角时,很轻易就攻破了城门,并且在骑兵的冲击下,一举攻入城中央。
郑齐站在城中央,看着来路上的零星尸体,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但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迟了。
城门被关,后面的兵力被阻隔,只剩下百名骑兵留在城中。
蛮横的补兵用绳套不断地击毙步兵,郑齐的马被拉翻,他捡起长枪,挥舞刺向周围的补兵,连续冲杀,至少杀了百名补兵。
然而,郑齐率领的骑兵全都倒下,广阔的广场中,只剩下他一人,被持枪的步兵团团围住,就像一只被困住的野兽。